北京根治皮炎医院 http://pf.39.net/bdfyy/jdsb/210410/8833163.html
陪着之之上网课,哪都去不了,只有在家拍植物了。刚好也记录一下附近到底有些什么。老一辈的许多潮汕人生点小病,都是去屋前屋后、田间地头找点草药,吃一吃就治病了,高效便捷。这个传统已经比较少传承了,但是,有些东西还是值得我们重新认识一下的。
院子里的主角是老爸种了五六十年的九里香。
九里香(Murrayaexotica),芸香科九里香属,常绿灌木。生于平地、缓坡或小丘灌丛中。花期4—8月(也有秋后开花),果期9—12月。
茎、叶可入药,有小毒,性温、味辛、苦,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解毒消肿。
主治:跌打肿痛、风湿骨痛、胃痛、牙痛、破伤风、流行性乙型脑炎、虫蛇咬伤、局部麻醉等。
外用主治:牙痛、跌扑肿痛、虫蛇咬伤等。
屋边有棵合欢树。
合欢(AlbiziajulibrissinDurazz.),又名不知春(夏季开花),豆科合欢属,落叶乔木。生于山坡或栽培。花期6—7月,果期8—10月。
树皮可入药,性温、味甘,解郁安神、理气开胃、活络止痛。
主治: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跌打损伤等。
楝(MeliaazedarachL.),又名苦楝,楝科楝属,落叶乔木。生于低海拔旷野、路旁或疏林中。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树皮、根皮均可入药,有毒,性寒、味苦,杀虫、燥湿。
主治: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虫积腹痛等。
外用主治:疥癣、湿疹等。
黄皮(Clausenalansium),芸香科黄皮属,小乔木。生于中国南部。花期4—5月,果期7—8月。
果可入药,性微温、味苦、辛、酸,行气、消食、化痰。
主治:食积胀满、脘腹疼痛、疝痛、痰饮咳喘等。
果核可入药,性微温、味辛、微苦,行气止痛、解毒散结。
主治:食滞胃痛、气滞脘腹疼痛、疝痛、睾丸肿痛、痛经、小儿头疮、蜈蚣咬伤等。
叶可入药,性平、味辛、苦,解表散热、行气化痰、利尿、解毒。
主治:温病发热、流脑、疟疾、咳嗽痰喘、脘腹疼痛、风湿痹痛、黄肿、小便不利、热毒疥癣、蛇虫咬伤等。
根可入药,性微温、味辛、苦,行气止痛。
主治:气滞胃痛、腹痛、疝痛、风湿骨痛、痛经等。
阳桃(AverrhoacarambolaL.),又名杨桃,酢浆草科阳桃属,常绿乔木。生于路旁、疏林或庭园中。花期4—12月,果期7—12月。
果可入药,性平、味酸、甘,生津止咳、下气和中。
主治:便秘、肺热咳嗽等。
枝、叶可入药,性凉、味酸、涩,祛风利湿、消肿止痛。
主治:风热感冒、急性胃肠炎、小便不利、跌打肿痛、产后浮肿、痈疽肿毒等。
阴香(Cinnamomumburmanni(NeesetT.Nees)Blume),樟科樟属,常绿乔木。生于海拔—2米的疏密林中、灌丛中、溪边路旁等处。花期秋冬季,果期冬末和春季。
树皮可入药,性温、味辛、微甘,散寒、温中、祛风湿。
主治:食少、腹胀、水泻、脘腹疼痛、风湿等。
罗汉松(Podocarpusmacrophyllus(Thunb.)D.Don),罗汉松科罗汉松属,常绿针叶乔木。花期4—5月,果期8—9月。
水团花(Adinapilulifera(Lam.)Franch.exDrake),又名水杨梅,茜草科水团花属,常绿灌木。生于海拔—米的山谷疏林下或旷野路旁、溪边水畔。花期6—7月。
茎、叶可入药,性平、味淡,清热利湿。
主治:高热泻痢、牙痛、湿疹、外伤出血等。
米仔兰(AglaiaodorataLour.),楝科米仔兰属,灌木。生于低海拔山地的疏林或灌木林中。花期5—12月,果期7—翌年3月。
枝、叶可入药,性温、味辛,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骨折、痈疮等。
花可入药,性平、味甘、辛,行气解郁。
主治:气郁胸闷、食积腹胀等。
黄杨(Buxussinica(RehderE.H.Wilson)M.Cheng),黄杨科黄杨属,常绿灌木。生于海拔1—米的山谷、溪边和林下。花期3月,果期5—6月。
连翘(Forsythiasuspensa),木樨科连翘属,落叶灌木。生于—2米的山坡灌丛、林下、草丛中、山谷、山沟疏林中。花期3—4月,果期7—9月。
果可入药,性微寒,味苦,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等。
白花重瓣木槿(Hibiscussyriacusf.albus-plenus),又名白银纸花,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本种为栽培变种,与木槿相似,仅花为白色、重瓣。花期7—10月。
花可入药,性凉、味甘、苦,清热利湿、解毒、止痒。
主治:肠风泻血、痢疾、疥癣等。
桑(MorusalbaL.),桑科桑属,落叶灌木。广布。花期4—5月,果期5—8月。
叶可入药,性寒、味甘、苦,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
扁桃斑鸠菊(VernoniaamygdalinaDel.),又名南非叶,菊科斑鸠菊属,灌木。原产非洲热带地区。叶可作菜食用。
小蜡(LigustrumsinenseLour.),木犀科女贞属,常绿灌木。生于海拔—米的山坡、山谷、溪边、河旁、路边的密林、疏林或混交林中。花期3—6月,果期9—12月。
果实、叶均可入药,性寒、味苦,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痢疾、肺热咳嗽、跌打损伤等。
鹰爪花(Artabotryshexapetalus(L.f.)Bhandari),番荔枝科鹰爪花属,攀援灌木。花期5—8月,果期5—12月。
根可入药,性寒、味苦,杀虫。
主治:疟疾等。
果可入药,性凉、味微苦、涩,清热解毒。
主治:瘰疬等。
朱蕉(Cordylinefruticosa(L.)A.Cheval),百合科朱蕉属,直立灌木。花期11—翌年3月。
基及树(Carmonamicrophylla(Lam.)Don),紫草科基及树属,灌木。生于低海拔平原、丘陵及空旷灌丛处。花期1—2月。
叶可入药,主治:疔疮、便血、咯血等。
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茜草科栀子属,常绿灌木。生于海拔10—米的旷野、丘陵、山谷、山坡、溪边的灌丛或林中。花期3—7月,果期5—翌年3月。
果可入药,性寒、味苦,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主治: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等。
狭叶栀子(GardeniastenophyllaMerr),茜草科栀子属,灌木。生于海拔90—米的山谷、溪边林中、灌丛或旷野河边,常见于岩石上。花期4—8月,果期5—翌年1月。
果可入药,性寒、味苦,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主治: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等。
建兰(Cymbidiumensifolium(L.)Sw.),兰科兰属,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1米的疏林下、灌丛中、山谷旁或草丛中。花期通常为6—10月。
墨兰(Cymbidiumsinense(JacksonexAndr.)Willd.),兰科兰属,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0米的林下、灌木林中或溪谷旁湿润但排水良好的荫蔽处。花期10—翌年3月。
吊兰(Chlorophyt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