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师节,粉红色的弗洛伊德祝福老师们:节日快乐!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对我十分重要的老师们。他们和蔼却也严厉,他们是长辈却也是朋友。在我害怕在我不敢前进的时候,他们永远会给予我最有效的帮助和最坚定的信任。
在人生中遇到几位这样的老师,该是何等的幸事。
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就讲述了一个老师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故事。
男孩伊夏拥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他会聆听自然的声音,会用画笔描摹出一个美妙的世界。但是,这个孩子却患有读写障碍症,三年级期末的每科成绩几乎都是鸭蛋。于是,他成为了老师和眼中的问题儿童。
无奈之下,伊夏的父母把孩子送到了寄宿学校。
在文学课上,老师让伊夏解释一首诗的含义。伊夏说:“这首诗是说,我们所认为的真实有可能是假的。有时候真实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这样的答案被老师骂作一派胡言。另一个孩子背出了课本上的标准答案,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在美术课上,伊夏着迷地盯着窗外的树木和嗷嗷待哺的鸟儿,而老师只是命令同学们照着黑板上的内容画下来。
在这里,离开父母的伊夏不见了往日的神采和活力,他无法融入环境,终日无比忧郁,甚至走到了自闭和抑郁的边缘。
直到充满活力的美术老师尼克(阿米尔汗饰演)的到来。他鼓励孩子们勇敢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尽情施展自己的想象力。
他注意到了伊夏的忧伤,于是便想尽办法帮助这个孩子。他打开伊夏的作业本之后发现,原来伊夏写的每一个数字,几乎都是反的,没错,和达芬奇的手稿一样,写的是镜像。后来,他去了伊夏家里才发现,原来这个孩子是一个绘画天才。
还有这一本画册:一家四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最终伊夏却渐渐离开了。
尼克和伊夏的父母说,伊夏不是不够努力,这不是态度的问题,而是他没有能力读写。
听到这里,伊夏的父亲十分生气,认为尼克只不过是给伊夏的懒惰找借口。后来,尼克随手拿起了一个玩具盒,让父亲阅读上面的日文字。
这个时候,父亲顿时哑口无言了。
尼克对伊夏的父亲说:在所罗门群岛,原住民们想要砍树,但是他们却没有工具。于是,他们便聚在一起,拼命辱骂那些树木。最终,树木在辱骂声中纷纷倒下。
瞧,一棵生机勃勃的树木,是可以被他人的言语击倒的。
有时候,不是孩子不够努力,而是因为有些事情,他们根本做不来,他们的天分在其他方面。当他们认识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时候,心里该有多么沮丧和自责啊。
有时候,承认自己的无能,反而才是一种值得敬佩的巨大勇气。
第二天,尼克把这本画册交给了伊夏,然后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很聪明很有想象力,但是他却认不出字,也不会写字。他被老师不解,被同学嘲笑。但是他很勇敢,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更勇于思考和想象。
这个时候,伊夏的眼睛放光了。他可能在想,他终于遇到了一个懂得他的人。
后来,尼克拿出了一张爱因斯坦的照片。
那一刻,伊夏的眼神中透露着一种难以置信的惊喜。而我的眼中,也和伊夏一样充满了惊喜。
再后来,尼克讲到了达芬奇。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串镜像文字问孩子们能否看懂。孩子们纷纷笑道:这是什么鬼玩意儿?!
然后,他拿出了一面镜子。
这个时候,孩子们都被这神奇的“魔术”折服了。
从这堂课上,伊夏明白了,原来爱因斯坦,达芬奇,毕加索,都有过和自己一样缺陷。
下课的时候,尼克和伊夏说:“其实,我还有一个天才没有讲,那就是你,伊夏。”
这个时候我想到了电影片头的那句话: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
是啊,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一颗星星。他们都是有光的。
其实,尼克的内心也是孤独和矛盾的。他想要为那些不被理解的孩子做出些什么,但是却深感自己无能为力。他想改变规范到甚至死板的教育体制,但是他一人的力量却根本微不足道。
他独自一人乘公车,独自一人喝咖啡。在看到咖啡厅里打工的一个只有5,6岁的孩子的时候,尼克的眼中充满了惋惜和难过。但是,他能做的,也只是给孩子吃了一些饼干和咖啡。
或许,那些饼干和咖啡,可能是那个孩子所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吧。
后来,尼克开始用独特的方式教伊夏识字:他把字母都画出来,让伊夏用绘画的想象力去学习认字。
终于,他可以安静地读书,可以写出来复杂的句子。
我特别喜欢片中的这个镜头:伊夏的父亲去学校探望儿子。在看到伊夏盯着宣传画报上的字,然后认真而准确地念出来的时候,父亲泪流满面地转身离去。
影片的最后,是尼克举办的一场绘画大赛。在这里,不分老师学生。
瞧,成年人其实也有童真的一面吧!
这一天,伊夏早早起床。曾经不能够整齐穿衣,不会系鞋带的他居然很认真地打扮了自己,然后出门。
但是比赛开始了,伊夏却迟迟不来。原来,他已然沉浸在了大自然中,听到了自然的声音。
后来,伊夏终于到了。带着他的光亮与梦想。带着他的灵性与想象。带着他瘦弱身躯里面爆发出的巨大能量。
最终伊夏交出了这样一幅画作:
他就是这样,倾听并感受着自然,就像是一颗地球上的星星一样,发着闪闪的光亮。孤独,却自由。
在交出画作的时候,他看到了尼克的作品,顿时泪流满面:
原来,尼克的作品,是阳光的伊夏。
尼克让伊夏活出了自信和光彩,而伊夏则让尼克懂得了自己的意义。两个灵魂,就是在这样的碰撞中成全了彼此,也成全了自己。
后来,这两幅画分别被选作了学校宣传画的封面和底页。
影片的最后,伊夏的父母去接放假的伊夏回家。老师们把伊夏的进步报告交给了他们,父母激动到泪如雨下。
我想,这是这部电影真正高明的地方。它不是在讲述一个传奇少年的故事。也不是在讲述一个传奇老师怎样改变了印度的教育体制。它深刻地讽刺了印度的教育体制,但是最终却没有塑造出一个超越体制的英雄式天才,也没有塑造出一个改变体制的英雄式教师。而是让学校里的每一个老师和学生,都在尼克和伊夏的影响下,变得阳光而快乐了起来。毕竟,体制不是由某一两个人,而是由体制中的每一个人共同去改善的。
最终天才少年在春风化雨的老师的帮助下,逐渐学会融入了这样的教育体制。
毕竟,在这个优胜劣汰的残酷现代社会,只有好好读书的人才能有机会。这样的方式虽然残酷到有些不近乎人情,但是却是所有竞争方式中,最公平的一种。不论你再怎样天才,也必须能够读书,经过现代教育的历练,未来才能有施展天分的机会。NBA的篮球巨星们,也都是只有参加了大学比赛,才获得进入NBA的机会的。
毕竟,和整个教育体制相比,尼克个人的力量是十分微小的,微小到完全做不出什么改变。我十分欣赏影片的结尾,因为这不是一种无能为力的妥协,而是一种充满勇气的融入。这个时候,它已经不再只是两个人相互温暖的故事了,而是告诉了我们一群人是如何共同成长起来的。
这是影片的最后一幕:
尼克高高举起伊夏。而伊夏,则张开双臂,像要飞翔。
这部电影也让我想起了另外两部我特别喜欢的电影——《死亡诗社》和《心灵捕手》。
《心灵捕手》中,马特达蒙饰演一个生活在底层,有过童年阴影,却有着极高数学天分的少年。他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骄傲,也有着后天形成的自卑。
电影中,罗宾威廉姆斯饰演的心理学教授最终帮助少年走出了阴影。片中的教授说过这样一番话:
“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晓得你在说什麽。所以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有关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他的满腔政治热情,与教皇相交莫逆,耽于性爱,你对他很清楚吧?但你连西斯汀教堂的气味也不知道吧?你没试过站在那儿,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画吧?肯定未见过吧?如果我问关于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数家珍,你可能上过几次床,但你没法说出在女人身旁醒来时,那份内心真正的喜悦。你年轻彪悍,我如果和你谈论战争,你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朗诵“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未亲临战阵,未试过把挚友的头拥入怀里,看着他吸着最后一口气,凝望着你,向你求助。我问你何为爱情,你可能只会吟风弄月,但你未试过全情投入真心倾倒,四目交投时彼此了解对方的心,好比上帝安排天使下凡只献给你,把你从地狱深渊拯救出来,对她百般关怀的感受你也从未试过,你从未试过对她的情深款款矢志厮守,明知她患了绝症也再所不惜,你从未尝试过痛失挚爱的感受......”
年少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几分年轻的骄傲与别人交谈。而那些年长的智者们,则会放下那些骄傲,用最坦诚的心灵去真诚待人。
而我,则在年轻的岁月中,十分有幸地碰到了一些老师,他们与我分享最宝贵的人生经历,在我难过的时候告诉我不要放弃,在我取得小成就的时候,送上最真诚的祝福。我想,我对他们的感激,千万文字也表达不尽。
电影中,本阿弗莱克饰演的好友,也对男主角说过一段让我记忆犹新的话:
“我每天到你家接你,我们出去喝酒笑闹,那很棒但我一天中最棒的时刻,只有十秒,从停车到你家门口,每次我敲门,都希望你不在了,不说再见,什么都没有,你就走了,我懂得不多,但我很清楚。”
只有最真诚的挚友,才能够为了你的未来而说出这样的一番话。他只是希望你飞得更远,即使代价是再也见不到你。
而我也极其有幸地,在生命中遇到了这样的挚友。在我盲目的时候,他们有时却可以用明亮的眼光帮我指出一个方向。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他们却能够从我身上发现许多我自己都看不到的优点。在我做错的时候,他们不会说没有关系,而是严厉地指出我的错误。许多年后,我们可能会联系渐少,但我们永远都会记得对方为自己做过的事,不论多么微小。
我的父亲也是一位老师。他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包括那些常人眼中的“问题孩子”。在父亲的眼里,没有“好学生”和“差学生”,因为他知道每个孩子都是闪光的。
对于年少的我来说,父亲的神奇之处是能够解开一道道令人费解的题目。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发现父亲最神奇的地方,在于他能够在我每一次遇到难关的时候挺身而出,在于我每一次遇到困境的时候他都会义无反顾地支持我。
我的父亲仿佛是超人,只要有他在,我便不会感到害怕。
在《死亡诗社》中,同样是罗宾威廉姆斯饰演的文学教师,对学生们说:“做一个世界的水手,游遍所有的港口。”
而在这里,Unica也想把这句话送给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