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尼安岛位于塞班岛西南五公里外,今日岛上居民稀少,大部分地区已被植物覆盖,一片宁静。然而,年7月的提尼安岛并不安宁,美军陆战二师和陆战四师在此奉献了一场“完美的登陆战”,通过一番激战消灭了岛上近万名日军。随后,提尼安岛成为了繁忙的B-29轰炸机基地,最后也正是从提尼安岛起飞的两架B-29轰炸机核击广岛、长崎,结束了战争。
?隔岸观火
提尼安岛(Tinian,又译天宁岛)位于塞班岛西南方向仅5.3公里宽的海峡对面,全岛面积约平方公里,略小于塞班岛。岛上的主要居民点提尼安镇位于西南海岸,制高点拉索山(Mt.Lasso)位于中北部,南部是一系列高地连成的山岭,其余区域则以平原为主,除了北部的主要机场和中部、南部的两座小型机场之外几乎全部是甘蔗地。尽管提尼安岛山地的高度落差不比塞班岛塔波查山,但是其海岸一周几乎全是峭壁,只有提尼安镇前方是一大片平坦、连贯的海滩,除此之外就只剩下东岸和西北岸各有两片狭窄海滩。
提尼安岛地图
岛上日军共9,人(数字存在争议,一说8,人),其中陆军5,人,主要来自于第29师团50联队和第43师团联队1大队,配有12门41式75mm山炮和6门94式37mm反坦克炮,还有第29师团18联队的独立战车中队,装备12辆95式轻型坦克,岛上陆军兵力不多但是训练精良。岛上海军共4,人,主力来自于第56警备队以及不少海军航空兵空地勤人员和建筑部队,装备3门6英寸岸防炮、10门mm岸防炮、3门三式mm岸防炮、10门10式mm高射炮、4门76mm高平两用炮、6门75mm高射炮和24门96式25mm高射炮。此外,岛上还有约13,名日本平民和2,名朝鲜平民可以协助日军作战。依照地形条件,日军自然而然地将主力布署在美军最有可能登陆的提尼安镇和东岸海滩,分别由第50联队3、2大队负责这两个方向,作为预备队的第联队1大队和第50联队1大队主力则留在岛中央准备反击。海军第56警备队也全部集中在海港所在的提尼安镇,海军航空兵人员则留守北部机场,负责防御西北方向的只有第50联队1大队3中队。
日军驻防情况
巧合的是,马里亚纳战役之前日本海军第1航空舰队司令角田觉治中将正好前来提尼安岛视察,于是被困岛上。尽管角田是岛上军衔最高的军官,但是他一心想撤离提尼安岛,几次尝试未果之后彻底沦为了一名看客。岛上日本陆海军的实际指挥官分别是陆军第50联队联队长绪方敬志大佐和海军第56警备队司令大家吾一大佐,但是两者没有任何协作、完全各自为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日军此前计划将提尼安岛守军调往罗塔岛(RotaIsland),反而是因为美军马里亚纳攻势太过突然,迫使提尼安岛日军作困兽之斗。
角田觉治中将:他此前坚持的“见敌必战”原则导致马里亚纳海战开始前,日军基地航空兵就被消耗殆尽
自从塞班战役开始后,提尼安岛上的日军就进入了紧张的“隔岸观火”状态:除了几次不成功的反登陆企图之外就只剩下与美军进行小规模炮战。对于美军来讲提尼安岛志在必得,首先是为了防止提尼安岛日军偷袭塞班岛,其次是因为提尼安岛现有的机场设施和修建机场的条件甚至胜过塞班岛。攻占提尼安岛的任务被交给了刚刚在塞班岛战役中损失惨重的陆战二师和陆战四师,总指挥由刚刚从陆战四师师长升任北方登陆部队(NTLF)司令的哈里·施密特少将(HarrySchmidt)担任,代号为“J日”(Jig-Day)的登陆日则被订为7月24日,也就是塞班战役结束两周后。
今日提尼安岛上陆战二师、四师的纪念碑,“火炬”和“4”图案正是两师师徽
自从美国陆军航空兵进驻塞班岛机场以来,以P-47战斗机和B-25轰炸机为主力的陆航部队就开始配合塞班岛上的远程火炮(尤其是mm加农炮)和海军军舰轰击提尼安岛。大体来讲,美军火炮负责提尼安岛北半边,飞机负责南半边,军舰负责陆空火力难以命中的目标。财大气粗的美军对提尼安岛毫不吝惜弹药,仅炮兵就集中了13个营(2个m加农炮、3个榴弹炮、8个榴弹炮营),其中以重炮为主的第24军军属炮兵仅在塞班岛战役期间就对提尼安岛发射了7,发炮弹,之后更是加大了炮轰力度。陆军航空兵也在提尼安战役中首次大规模使用了凝固汽油弹。
陆军航空兵P-47“雷电”战斗机和B-25轰炸机(P-47拍摄于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分馆,B-25拍摄于加州MarchField航空博物馆,P-47并非太平洋战场涂装)
战争中首次投入使用的凝固汽油弹
?J日惊喜
7月24日,J日终于来临,海军集中了战列舰田纳西(USSTennessee)、加利福尼亚(USSCalifornia)、科罗拉多(USSColorado),5艘巡洋舰和16艘驱逐舰将连日的轰炸推向了高潮,同时陆战二师、四师在塞班岛登上登陆艇和LVT,跨过海峡驶向提尼安岛。绪方敬志大佐站在制高点拉索山上焦急地望向岛西边的海岸。虽然在实力强大的美军面前真正守住提尼安岛几无可能,但是绪方敬志却有信心用手中的精兵强将给“米国鬼畜”以沉重打击。他面前的这片海滩早已被各种武器标定,水里和海滩上遍布障碍物,他的部队主力更是在坚固的掩体中随时准备向抢滩的美军泼洒弹雨。
美国海军炮火支援分配
日军手中威力最大的是山洞中的大口径岸防炮。7:40,埋伏在提尼安镇后方的3门6英寸岸防炮突然对仅3公里开外的科罗拉多号战列舰(USSColorado)和诺曼·斯科特号驱逐舰(USSNormanScott)猛烈开火。在短短15分钟内,科罗拉多号战列舰被命中22发,舰上43人阵亡、人受伤;诺曼·斯科特号被命中6发,包括舰长在内19人阵亡、47人受伤,更是一度失去动力,幸好克利夫兰号轻巡洋舰(USSCleveland)勇敢地挡在了诺曼·斯科特号前方,同时猛烈开火摧毁了日军岸防炮。装甲厚重的军舰尚且如此,陆战队员们几乎没有装甲的登陆艇、LVT在这样的火力下必然要经历一场腥风血雨。
当年和今日提尼安岛上的日军6英寸岸防炮,重创了科罗拉多号战列舰和诺曼·斯科特号驱逐舰
提尼安岛战役中的科罗拉多号战列舰:舰体上的黑色圆洞就是日本海岸炮命中的痕迹。科罗拉多号总共中了22发6英寸炮弹,伤亡人
从7:30开始,果真有数十艘LCVP登陆艇载着陆战二师部队向提尼安镇滩头扑来。绪方敬志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从望远镜里看到塞班岛上斋藤义次看到过的一幕:横飞的钢铁碎片、爆炸的登陆艇、惨叫的美国伤兵和被鲜血染红的海水,此时日军的大口径炮弹已经开始落在美军登陆艇之间,溅起冲天水柱。然而,正当登陆艇行驶至滩头2,米、日军即将火力全开之时,它们突然同时掉头驶向北方!就在这时,绪方敬志听到了一个让他瞬间面色苍白的消息:美国人居然在北边的两片小滩头登陆了……
今日提尼安岛上的LVT,太平洋战争两栖作战中最重要的装备之一
究竟绪方当天是不是这个反应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至少是美军行动计划者们预谋已久的效果。在制定作战计划时,美军参谋们认为提尼安镇西侧海岸是作为登陆滩头最显而易见的选择:宽阔平缓的沙滩、稳定的潮汐、低矮的珊瑚,但是显然日军也会集结重兵于此。相反,岛北面的两处沙滩十分狭窄,但是能得到塞班岛上美军炮兵直接掩护,而且从这里登陆还可以达到出敌不意的效果。起初,两栖舰队指挥官里奇蒙·特纳海军中将(RichmondTurner)坚决反对这个计划,但是同样坚决的两栖登陆部队总指挥霍兰德·史密斯陆战队中将(HollandSmith)直接说服第5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上将批准了这一登陆计划。因此,美军最终将岛西北部的白一、白二滩头选为实际登陆滩头,由陆战四师负责抢滩登陆,同时陆战二师在提尼安镇方向执行上述的欺骗行动。
提尼安岛战役示意图:可见美军在西南方向提尼安镇海滩进行了假登陆,而主力在西北角的白滩登陆
起初坚决反对登陆计划的特纳中将:暴脾气的特纳中将和史密斯中将在一次次争吵中把美军的两栖登陆战术研究到了极致
J日当天,美军为他们的大胆收到了回报。早晨7:17,陆战四师登陆部队乘着LVT在摧枯拉朽般的炮火掩护下冲向了白一、白二两处滩头,途中仅遭到日军小口径高射炮的零散还击。率先登陆白一滩头的陆战24团2营迅速消灭了海滩上的小股日军,陆战25团2、3营也同时登陆,消灭了依托两座碉堡防御白二海滩的约50名日军,还排除了海滩上的地雷。在当天的战斗中美军仅阵亡15人、受伤人,日军第56警备队3中队全军覆没,提尼安岛战役取得了一个理想的开局。
陆战四师的LVT在巡洋舰掩护下冲向白滩
白二滩头上的碉堡:上面布满了弹孔,战斗刚开始就被美军攻占
当然,美军的登陆行动也非完全一帆风顺。在白二滩头上先后有3辆LVT被日军地雷炸毁,两座滩头的地形也的确相当恶劣:白一滩头的宽度只够同时容纳8辆LVT,白二滩头也只能同时容纳16辆LVT。好在第5两栖军将手中的全部辆LVT都调给了陆战四师,因此美军如同传送带一般将登陆部队从源源不断地从塞班岛运往提尼安岛,等到当天傍晚包括陆战四师主力和陆战二师8团1营在内的15,人顺利登陆。重武器方面,陆战第10、14炮兵团的4个75mm榴弹炮营也乘着DUKW水陆两栖车登陆,第2、4陆战队坦克营以及陆战四师各团配属的75mm半履带自行火炮也从LCM登陆艇上涉水上岸。
美军轻松登陆的白二滩头
布满礁石的白一滩头侧面:由于礁石上布满着苔藓、后方又是密林,我没能如愿走到滩头上
白二滩头上被地雷炸毁的LVT,可见日军地雷威力巨大
?白夜反击
等到夜幕降临时,美军左翼的陆战24团已经推进至机场边缘,陆战25团和23团则巩固了滩头阵地的中央和右翼。不久前塞班战役中日军的夜袭还历历在目,因此美军做足了准备,布置了从轻重机枪、迫击炮到75mm榴弹炮的完备火力体系。这其中绰号“海蜂”(Seabees)的美国海军工程兵功不可没:正是他们的推土机迅速从白二滩头开辟了重武器通往内陆的通道。
白二滩头上美军M4坦克沿着推土机开辟的通道向内陆前进
今日岛上美国第海军工程兵营的纪念碑:没有这些幕后英雄,美军在太平洋的胜利不可能如此轻松
在一整天的战斗中,绪方敬志和大家吾一被迫躲在指挥部里,对于前线情况的了解仅限于传回的零星情报,他们更是根本想象不到美军强大的运输、工程实力。在绪方敬志看来,狭窄、崎岖的北部滩头能够容纳的部队一定很少,而且美军必然处于混乱当中,因此绪方按照先前制定的计划,做出了与塞班岛上斋藤义次一样的决定:夜袭。在他看来,趁着美军立足未稳坚决发动夜间反击是打败美国人的唯一机会。于是,绪方命令防御西北方向的第50联队1大队、防御岛东侧的2大队和担任总预备队的第联队1大队以及坦克部队对美军滩头发动夜袭。当然,美军早已严阵以待,反而日军在一片漆黑中集结,即将发动一场混乱不堪、缺乏协同的进攻。
J日当天的美军75mm榴弹炮
率先发动反击的是驻守机场的约名海军士兵,其中大部分都是缺乏陆战训练的海军航空兵人员。7月25日凌晨2:00,白一滩头左翼的美军陆战24团1营前方约米处突然出现了数百名排着整齐队列行军的日军。从惊讶中回过神的美军当然不会放弃这个绝好的机会,立即施以一阵枪林弹雨。这时日军才高喊着“万岁”冲向美军阵地,但是被美军照明弹照得惨白的密集日军成了美军轻重机枪、37mm反坦克炮、迫击炮、榴弹炮集中火力屠杀的对象。最终日军于5:45撤退时丢下了具尸体,美军A连损失也不小,激战过后只剩下30人可以作战。
日军第一夜的反击
日本陆军反击的主力从正南方向接近了陆战24团和25团的结合部。这股经验丰富的日军并没有贸然发动进攻,而是从午夜开始派出侦察部队试探美军防线上的薄弱环节,随后才在2:30发动进攻。同样经验丰富的美军立即以轻重火力击退了日军的第一波进攻,打死了不少日军,但是剩余日军短暂退却后卷土重来,大约名日军渗透到美军后方,随后兵分两路:一路包抄陆战25团后方、另一路摸向美军炮兵阵地。其中第一路日军一头撞进了陆战25团3营后方预备排的阵地,瞬间被打死91人、几乎全军覆没。陆战队炮兵面对第二路日军突袭丝毫没有慌乱,甚至都没有停止炮击,仅仅分出部分人员以轻武器抗击日军,同时侧翼炮兵阵地上的M2式12.7mm重机枪也以交叉火力将日军撕得粉碎,最终美军仅2人阵亡、日军遗尸具。前线正面的日军小规模进攻持续了一整晚,最终美军于清晨在火炮和坦克的支援下发动反击,日军在美军防线中段的反击彻底失败、约人阵亡。
日军反击失败后留在美军阵前的尸体
凌晨3:30,日军步兵伴随6辆坦克沿着海岸公路从南方向白二滩头右侧的陆战23团2营发动了当晚的最后一场反击。当日军坦克距前沿阵地米时,美国军舰发射的照明弹突然将海岸公路映成白色,无处可藏的日军只能顶着美军榴弹炮炮火强行冲锋,结果6辆坦克中的5辆迅速被美军75mm半履带自行火炮、37mm反坦克炮和巴祖卡火箭筒打趴在地。随后日军步兵与美军展开了激烈的近战,却也未能突破美军防线,少数冲过第一道防线的日军也被第二道防线上的美军消灭。最终日军丢下了具尸体和5辆坦克残骸撤退。
反击中被摧毁的日军95式坦克
总之,夜袭过后的日军一共留下了1,具尸体和胜利的可能,其中第联队1大队和海军航空兵人员占了损失的大头。按照此后的战局进展推断,日军当晚的损失远不止于此,很可能有更多士兵死伤。今日的提尼安岛由于居民稀少,大部分滩头附近的道路都已经杂草丛生。白二滩头比较容易探访,几乎可以驱车驶上海滩,上面还有一座日军碉堡。相比之下,白一滩头后方已经遍地树枝、蜘蛛网和碎石,根本无路可走,以至于我最后只差几十米而无法到达滩头,留下了小小遗憾。
当年日军坦克展开反击的小路如今已经杂草丛生
?向南扫荡:日本人在哪里?
7月25日,陆战二师主力顺利从两座滩头登陆,同时陆战四师部队一边肃清夜袭中残留的日军一边向前推进。其中只有中央的陆战25团在马加山(Mt.Maga)遭到了阻击。日军火力点在茂密的树丛中隐蔽非常良好,以至于美军因为遭到来源不明的机枪火力打击而被迫暂停进攻,但是随后美军派出坦克扫荡时日军又暂时停火,只待美军步兵再次前进时突然开火。不过,日军火力点终究暴露了位置,被美军81mm迫击炮炸毁,陆战25团随即攻占了马加山。除此之外,美军仅遭遇了小股日军的无组织抵抗。
7月25日在提尼安岛轻松涉水上岸的陆战二师部队
7月26日,陆战二师和四师分别对北部机场和拉索山展开了进攻,美军预计日军将在这两处要地顽强抵抗。然而,陆战二师发现机场上只剩下几架遭到重创的日本飞机,陆战四师更是惊讶地发现日军并未在陡峭的拉索山上设防,而是拱手让出了这座易守难攻的高地。第海军工程营立即开始修复、扩建机场,陆航P-47战斗机仅三天后就顺利进驻。同时,陆战队和海军工程兵也进一步改善了滩头状况、修建了码头,极大缩短了美军后续部队和运输物资所需要的时间。
今日北部机场的日军空管大楼、指挥部和防空掩体:跟之前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