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茧草,秋天最美的蓼花

蚕茧草

Polygonumjaponicum

别名:显花蓼,日本蓼

蓼科蓼属

多年生草本

秋天是蓼花的季节,“红蓼渡头青嶂远”的意境引人心醉,可惜我至今无缘得见红蓼。而在身边最常见的各种蓼花中,个人觉得最美的,就是蚕茧草。

蚕茧草的美,首先来自它的花够大——当然,只是在蓼花中相对而言,每朵小花有3毫米长。其次,它的小花白色中带浅粉,花心正反面均带一点碧绿,小花梗水红色,诸色调和,异常清雅脱俗。还有就是它的花序,疏落有致,不像其他蓼那样密密地挤在一起,就像清晨未醒的梦,恍惚而迷离。

然而,认识好几年了,却一直要等到这个秋天,我才得以近距离地细品蚕茧草的美。

跟火炭母一样,蚕茧草也是俱乐部的成员:花被5深裂,雄蕊8枚,花柱3。在花上,常可见忙碌的蚂蚁与不知名的蝇,这说明,蚕茧草的花心里,也一定是有腺体的。我闻了一下,它的花也有气味,虽然对人而言谈不上是香气。

问题来了:中国植物志上说,蚕茧草是雌雄异株的。对照其描述,我在楼下苗圃里发现这一丛应该是雄株,特征是8枚雄蕊都伸出了花被。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反正我是既惊喜,又意外。

短柱花或雄花,咫尺摄

短柱花的8枚雄蕊伸出花被,张咏梅摄

再翻开三年前初识时的观察笔记,我也特意用红字标出了这个困惑我的问题:这两次观察到的标本位于小区不同位置,但很明显都是两性花,雄蕊、子房与花柱一应俱全啊。若是单性花,应该是前不久才写过的葎草那样的,雄蕊就是有花被与雄蕊,雌花就只有花被、子房与花柱。

两天后,在家附近的小山坡上,我另外找到了几大丛蚕茧草,居然全是雌株:伸出花被的,是3枚柱头;另外,也一样有八枚雄蕊,只是比柱头要短一半。除了这一点差别外,蚕茧草的的两种花是很相似的,如果不是植物志上特意说明,我也就粗心大意地忽略了。

长柱花或雌花,伸出花的是3枚柱头

我觉得,蚕茧草这种情形,跟报春花一样,用花柱异长的两型花来描述,比雌雄异株要更准确。查到一份最新的资料,是《蚕茧草的繁殖生物学研究》(注1),肯定了我的判定。中国植物志编著于几十年前,想来未来得及更新吧。

这是整个观察过程中最有成就感的事了。

植物进化出花柱异长,通常是为了提高异花授粉率,增强后代活力。在蓼属中,火炭母也具有这个现象,同时拥有长柱花与短柱花。

一枝含苞待放的花序

在蚕茧草的穗状花序上,唇红齿白的小花左一朵右一朵地开着,这里面也别有玄机。在每朵小花的基部,有一枚漏斗形的绿色苞片,先端微红,也有缘毛;在这个苞片里,我找到了一朵小小的花苞,尚未长成。而据中国植物志描述,每枚苞片内,有小花三至六朵。

我似乎洞察了蚕茧草的智慧:它跟紫竹梅一样,总是等一朵花谢了再开第二朵,这样一来,每个花序的花期可以延长到很久,大大增加了授粉的机会。

之前说过,但凡观察蓼科,必看托叶鞘的形态。蚕茧草的托叶鞘长1厘米多,先端略斜截,鞘筒外面有短硬伏毛;有缘毛,长1厘米左右。叶形跟酸模叶蓼相似,但摸上去明显更硬一些。

托叶鞘有缘毛

叶披针形,硬

蚕茧草有个变种,叫显花蓼,我觉得这个名字更能代表此蓼的特征。显花蓼的分布范围不如蚕茧草广泛,区别主要在于瘦果,蚕茧草的瘦果有光泽,而显花蓼没有。另外,显花蓼的花被要更大一些,长可达5-6毫米。

以前,我一直想不通“蚕茧草”这个拗口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直到某一刻才发现,它白白胖胖的椭圆形花蕾,确实有点像蚕茧。真佩服取名者的联想力。

像蚕宝宝吗?

注1:

《蚕茧草的繁殖生物学研究》发表于年6月的《草业学报》,作者为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吕奉菊,崔美辰,陈明林。

分布:

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山东、河南、陕西。日本、韩国也有。生路边湿地、水边及山谷草地,海拔20-米。

了解更多蓼科植物:

酸模叶蓼|以前只知道可以喂猪,这回才知道还能喂特朗普

火炭母|“走路都散发出荷尔蒙的气息”

何首乌|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它开了朵喇叭花......

文章与植物图片(除注明出处外)均为作者原创

植物上瘾者

发现每种植物的独特之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niyalaa.com/czjs/38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