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
大家好,大脸又复工了。
在我做完那个不可说的我最“喜欢”的展会之后,重新回到思辨+书写模式。
这篇没有搞传统的三段式论证,最近脑子混乱思绪飞扬,随性提笔写到哪算哪,感觉状态恢复还需要1-2篇的样子。
老粉儿都知道大脸最喜欢研究怪力乱神,今天讲讲“巫”。
这个话题太大,内容庞杂,我主要是以看过的下面三本书为基础进行的思考。
核心来说解决一个问题,东方的巫,和西方的巫,一样么?不一样在哪里?
《巫师:一部恐惧史》
罗纳德·赫顿著
《村巫社觋—宋代巫觋信仰研究》
王章伟著
《叫魂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孔飞力著
“巫”这个词儿大家都熟,都能说出来点什么。
我跟我家季师傅第一次提起说要写篇巫师的帖子的时候,她很欢脱的说,是要写哈利波特么。
我心里想哦原来哈利波特的确也算是这个行业当中的,我之前脑子里都是商代大巫巫咸什么的。
所以我这个公号没流量是真的,自己把路给走窄了呢就是说。
所以从这里开始我意识到,其实东方文化里面有“巫”,西方文化里面也有“巫”,但是仔细琢磨起来,两者的差别还是有不少的。
之前火星车“祝融”上天的时候,我写过一篇短文,讲过“祝融”作为“火神”的另外一个身份,就是“绝地天通”的重黎(帖子链接直达:贺祝融着陆,讲点媒体报道里没有的)。绝地天通基本上就是一个中国版的“巴别塔”倒掉。
但是基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核,天地分别人神区隔之后,在两个文化体系当中又形成了不同的衍生效应,最终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之一就是“巫”的差别。
先说西方的“巫”——
Witch这个词儿,来自拉丁文,在《巫师:一部恐惧史》一书当中,罗纳德·赫顿列过一个宗教人类学权威专家罗德尼·尼达姆(RodneyNeedham)给出的定义:“以神秘手段伤害他人的人。”
西方世界是个万花筒拼接盘,不过从美索不达米亚往欧洲和非洲一路看过去,巫师含义,大概包含几个共通要素:1.他们对同胞构成了直接威胁,2.巫师伤害的是邻居和亲戚,3.巫师对社会有强烈普遍的敌意。
再来看东方的“巫”——
东方的“巫”,其实是不能直接翻译成英语当中的“witch”的。根据王章伟在《村巫社觋》当中考据,中国的“巫”一词最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从这时期到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开始,是中国巫术的萌芽时期;考古学家和民俗学家更相信,中国最早的巫觋大约在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登上历史舞台。”
各种古书什么《说文解字》、《周礼》什么的大体对“巫”的含义都有解释,左不离都是一个概念——巫是事鬼神者,是人神间的媒介。
所以总体来说,西方的“巫”是离群索居的社群状况外的不安定因素,东方的“巫”是内嵌在人和超验及现世实体当中的类神职服务提供商。
在东西方各自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巫”的职能都经历过演变的过程。
先说东方的巫——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巫师很早就在历史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方面我写过好多帖子,大家感兴趣都可以翻一翻。哪怕到了唐朝,巫师还是国家公务员。而《村巫社觋》这本书,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