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五眼联盟rdquo已把

北京什么医院雀斑好 https://m-mip.39.net/nk/mip_8714315.html

年斯诺登事件发生,美国监听全世界的棱镜门内幕曝光。美国监听对象既有盟友、国际会议、国际组织,更有数千位首脑政要和数十亿的各国百姓。随着事情的发酵,一个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情报联盟进入大众的视野,即五眼联盟。这个联盟的成员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合作起始于二战期间,至今已有70余年,随着世界舆论的普遍抗议,五眼联盟不但没有偃旗息鼓,反而不断强化合作,在大国战略竞争中摇旗呐喊,俨然成为了一个政治同盟和安全同盟。那么,这个五眼联盟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呢?它的运作机制如何?它给当今世界的影响又是什么?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烈英认为,五眼联盟是在二战中建立起来的一个美英加澳新的情报共享联盟,曾为战败法西斯国家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二战后成为集团对抗,对付恐怖主义,支撑护持美国霸权的重要工具,并随着美国国家战略的调整,逐渐调整合作重点事项,工作机制也日趋完善,五眼联盟反映了美国的霸权安全观,这从其监控对象和内容略显一斑。当前,随着特朗普政府把中俄作为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五眼联盟针对中国情报安全的事例越来越多,中国应该研究五眼联盟的工作机制,并提前做好反制准备。

核心观点

1.五眼联盟会扩大吗?

由于五眼联盟的比较优势和海量情报资源,许多国家一直有兴趣加入进去。但考虑到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个组织规模越大,效率往往越低。五眼联盟的扩大,意味着美国的亲兄弟们在联盟中分量下降,近期内扩大的可能性不大。

2.五眼联盟设置了什么新议题?

美国的战略引导对于五国联盟的调整至关重要,五国通过机制改进措施,大幅度扩展在网络空间的情报行动能力,以巩固五眼在网络空间的情报优势。年美国网络国家战略提出的“国际网络威胁倡议”以及“网络空间国家联盟”议题,也反映了这一趋势,表明美国准备率先在“五眼”、志同道合的传统盟友范围内形成阵营,从而主导全球网络空间的治理。

3.五眼联盟与中国的博弈如何?

华为一案是典型贸易政治化的范例,霸权思维的逻辑完整显现。当前,随着特朗普政府把中俄作为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五眼联盟针对中国情报安全的事例越来越多,中国应该研究五眼联盟的工作机制,并提前做好反制准备。

更多精彩观点

01

五眼联盟的安全观基础

五眼联盟(fiveeyesalliance),始于二战中的英美情报合作。年英美签订协议,建立情报共享和人员交流机制,以共同应对德国、日本的威胁。战争结束后,双方决定将合作进行下去。年,为了对抗苏联阵营,双方签署《英美防卫协定》(UKUSAAgreement),后以“优库萨”闻名。年,英国把英联邦成员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拉了进来,从此五眼情报联盟正式形成。

五眼联盟中,各国地位并不一样。从五国的政治地位来看:

一是美国在战后成为“五眼”组织体系的领导者,凭借其全球霸权地位,在设定安全议题、制定合作规范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二是英国在战后实力衰落,自治领也出现离心趋势,为此,采取其惯用的“离岸制衡”策略,灵活额利用英美特殊关系实现其安全利益,但也因此将自己绑定在美国的战略轨道上;

三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并非英美协议的签署者,但不被视为第三方,而是作为合作国家,允许通过补充协议的方式加入英美通信合作情报体系,如年的《加美通信情报协议》。

一国的联盟战略是其战略文化的反映,而安全观又是战略文化的核心。美国作为五眼联盟的领袖,其安全观对联盟的机制塑造,机制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相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语言文化,美国的理念又易于被五眼联盟的其它国家所接受。美国从年参与一战开始,开始了争夺世界霸权的进程。二战中,超强的经济科技实力、打败轴心国家的军事贡献,有远见的国际制度设计为美国霸权的实现打下了基础。二战后美国继续实施其同盟战略,与苏联阵营进行半个世纪的冷战并成为最后的赢家。

作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的霸权国家,美国理应比其他国家有更多的安全感,然而实际上,美国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更多的不安,包括因为失去敌人而不安,“由于敌人的消失,令人强烈地怀疑它(美国)是否还能存在下去”。关于美国这种不安全感深层次的来源,尹继武认为是美国的安全范式导致的。他认为,美国国家安全观的基本范式为“威胁范式”,“威胁范式”首要的任务是界定国家安全威胁的来源。自二战后,对于国家安全威胁的界定及应对措施,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最为核心的部分。

冷战时期,美国将苏联界定为战略威胁及应对对象;冷战结束后,美国对核心威胁的界定一度出现迷失;“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将恐怖主义作为安全威胁最为核心的来源;恐怖主义威胁渐渐获得阶段性的缓解后,特朗普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又将中国和俄罗斯列为美国的主要安全威胁。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务,就是界定国家安全的威胁来源。这种威胁来源无论是否真实,都是聚焦于特定的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

在安全思维模式上美国国家安全观表现出进攻型、零和思维及美国优先;在安全目标上美国表现为追求绝对安全及霸权地位;在维护安全的手段上,美国一贯表现出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由于美国急需破译日本的海军密码,而英国又是最早建立情报机构的国家之一,它在年就建立了作为国家情报局的特勤局,所以美国军事情报局年4月派人前往英国布莱彻庄园,向英国密码人员学习德国“超级”密码的破解经验和技术,之后双方签署《英美通信情报协定》,根据该协议,美国有责任收集针对日本人的信号情报(一种称为“魔法”的行动),英国人负责收集德国和意大利目标(称为Ultra)的信号情报。这一合作被证明是盟军在战争期间建立信息主导地位的关键。

年冷战开始后,为了跟苏联争霸,美国建立了复杂的同盟体系,北约、美澳新条约、美日同盟、美韩同盟等等,在这些多边或双边组织中,情报交换是合作的重要内容,但是情报合作之深、之广,合作时间之长,都无法与五眼联盟相比。

五眼网络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多边情报共享网络。比如伯尔尼俱乐部成立于年,是一个由欧盟安全部门负责人参与的情报共享安排。还有一些其他网络涉及国家间的正式情报交流,这与国际关系中经常发生的友好国家之间的例行情报共享不同。其中最先进的可能是在北约特别委员会的框架内进行的情报交换,该委员会自年以来一直存在,由北约所有安全情报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鉴于北约作为一个多国联盟的强健性和持久性,北约在深度、广度和一致性方面也不是“五眼网络”的对手。

年3月5日,美英签订《通讯情报协议》,协议的关键词是交换情报,即情报成果在英美情报机构之间交换共享。协议规定了情报侦察的范围:一切外国通讯。即英美管辖范围以外的所有外国的政府,或者任何军事组织,不论空中海上,或者派系、政党、部门、机构、司局,或者为上述机构办事的任何人产生的一切通讯。

这一时期,情报工作的的重点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两国分工搜集并共享苏联、东欧国家和后来成立的新中国的情报。随着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加盟,五眼有力地支撑了美国的霸权地位。五眼联盟成员国在情报收集方面各有所长,地理上具有互补性,可以为美国的情报提供验证和补充。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超独大,霸权地位如日中天。没有了对手的美国更加不安,维持霸权的成本也更高,因为同盟体系面临着人心涣散的危险。年9·11事件,对美国安全的冲击之烈仅次于珍珠港事件。9·11事件也凸显了美国的情报失误,而且这次危机发生在本土,挑战者是一个非国家行为体,所以美国的霸权安全观在政策维度具体调整为先发制人的反恐战略。面对大量穿着隐身衣的恐怖主义组织,美国对秘密情报的需求更为迫切。反恐十年后,美国元气大伤,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遏制崛起国,继续护持霸权,成为五眼联盟的当务之急。

02

五眼联盟的运作机制及演化

五眼联盟的核心任务是情报合作。情报等于信息吗?显然,信息的内涵要大于情报。自然界包含信息,人类社会也包含信息,但情报属于社会现象。关于情报的本质,刘跃进认为情报就是他方的秘密。情报是秘密信息,不是公开信息;情报不是己方的秘密,而是他方的秘密;情报获得后,既可能成为己方的秘密,也可能被己方公开。情报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因而无论是人个,还是团体,以及国家,都会有自己的情报。这就是说,情报有个人情报,有团体情报,也有国家情报。个人情报在情报界和情报学界都很少讨论。

而五眼联盟搜集的是全方位的情报。“五眼”不是一个中央组织的实体,而是一个由附属独立情报机构组成的联盟。它是世界上最持久和最全面的情报联盟,在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五眼”主要是一个信号情报(SIGINT)组织,不组织实施秘密行动,但在全球范围内以广泛的覆盖面补充每个国家各自的国家情报能力。

SIGINT是SignalsIntelligence的缩写,是几种智能的一种形式,包括HUMIN(人类智能)、GEOINT(地理空间智能)、MASINT(测量和签名智能)和OSINT(开源智能)。随着各种传输的增加,SIGINT变得越来越多有价值;全球化和互联网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利于收集和分析的环境。SIGINT由多个领域和实践组成,包括密码分析、流量分析、电子智能、通信智能以及测量和签名智能。

美国作为五眼联盟的领头羊,是如何与外国伙伴展开合作的呢?事实上美国通过以下方式培养了与外国伙伴的情报联络关系:

(1)交换信息、原始数据或已完成的情报;(2)基于情报行动的权利,或拥有技术情报设备的特权;(3)在收集和报告相互之间的问题方面分担责任;(4)联合秘密行动、收集或者利用行动;(5)训练。

情报中心还与北约成员国、五眼伙伴以及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等战区支持联盟伙伴的情报组织也有多边关系。经过70多年的演进,五眼联盟成员国之间的情报合作重点几经更替、久历变迁。

五眼联盟存在70多年来,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

一是负责单位。据斯诺登披露,五眼联盟的落实机构在五国分别为美国国家安全局、英国政府通信总部、加拿大政府通信安全局、澳大利亚国防通讯局和新西兰通信安全局。

二是任务分工及监控内容。五国承诺彼此不开展间谍活动。首先,在地域分工上,美国负责监控拉美、亚洲、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和中国北方地区;英国负责欧洲、非洲和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澳大利亚负责东南亚和中国南部地区;新西兰负责西太平洋地区;加拿大负责原苏联北部地区、包括极地,冷战后负责中南美洲地区。其次,监控手段。将光纤、网络、卫星通信、短波通信等信号情报作为情报工作的重点。

再次,监控目标。囊括了除五国之外的所有对象,连法德日韩等重要盟友也不放过,其中就有联合国秘书长、德国总理默克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等。根据斯诺登等人揭露的材料,美国政府实施的臭名昭著的“棱镜”项目24小时运行,未经授权肆意对人们的电子邮件、社交媒体通信等进行监听监控,甚至连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也遭美国情报机构长期秘密监听。另外,监控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到科技情报,再到个人隐私、商业活动等,从电子邮件、电话、传真、再到无线电波等,都被“五只眼”列为监控对象。

三是会议机制。主要有下面几个层次组成:一是五国情报首长会议。由五国情报机构首长组成的委员会是联盟的协调机构,对接成员国政府内各领域情报部门的全方位合作。其成员包括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英国联合情报委员会主席、加拿大国家安全与情报顾问、澳大利亚国家情报办公室总监和新西兰国家情报评估局总监。首长会议每年至少一次,首长会议的内容是评估过去一年的合作情况,规划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

二是部长级会议,是五眼联盟工作的执行层面,由成员国的24个情报机构对接组成。各对接机构的领导人也会举办年度评估与规划会议,与首长会议不同的是,由于执行部门遇到的具体事项更多,对接机构更针对特定问题建立专门的跨国工作小组来应对。三是五眼情报监管和评估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面或者三个月举行一次电话会议,以回应公众对五眼联盟活动不受监督,权力过大的担忧。

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斯诺登向媒体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多个监控公众隐私的高度机密项目,震惊全球。根据斯诺登的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直接接入苹果、微软、谷歌、雅虎等九大互联网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针对境外非美国人搜集情报,用户的电子邮件、在线聊天、信用卡信息等都无密可保。综合斯诺登曝光的资料和其他媒体的爆料,可以窥见“五眼联盟”在全球的监控版图。美国:监听拉丁美洲、亚洲、俄罗斯亚洲地区。据新华网在年发表的一篇名为《新西兰“中枪”,“五只眼”全球监控版图浮出水面》的文章报道,在“五眼联盟”中,美国负责监听拉丁美洲,亚洲,俄罗斯亚洲地区,以及中国北部。主要监听站是西弗吉尼亚州的地面监听站和位于华盛顿州亚基马超大型卫星地面监听站。年,中国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发表《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指出,斯诺登向德国《明镜》周刊提供的文件表明:美国针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网络进攻,并把中国领导人和华为公司列为目标。攻击的目标包括商务部、外交部、银行和电信公司等。美国的监控目标还包括数位中国前任国家领导人和多个政府部门及银行。英国:负责监控欧洲、非洲和俄罗斯欧洲地区斯诺登曾表示,“监控不只是美国的问题,英国的动作也非常大……他们比美国更甚。”在“五眼联盟”中,英国负责监听欧洲、非洲和俄罗斯欧洲地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窃听中心坐落在英国,它位于伦敦东北的门威斯希尔。据英国《卫报》披露,英国间谍机构政府通信总部对承担全球电话和网络流量的光缆系统进行秘密监控,不但拦截和存储下海量的个人通话、电子邮件、上网历史等数据,还将其与美国国家安全局共享。澳大利亚:窃听亚洲国家年12月2日,澳大利亚媒体曝出“猛料”,称从美国前情报官员斯诺登的文件中发现新证据,表明澳大利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搞窃听,并且向其他西方国家提供澳大利亚公民的信息。年4月22日至23日,“五眼联盟”组织的情报官员在英国切尔滕纳姆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在多大程度上共享情报信息。在那次会议上,澳大利亚代表表示,可以向其盟友提供关于澳大利亚公民的“整体的、未经选择的、未经删减的元信息”。加拿大:监听中南美洲地区年3月,加拿大《环球邮报》和加拿大通讯社依照《信息获取法》获取的文件显示,加拿大国防部长彼得·麦凯在年11月签署了七条法令,授权加拿大通讯安全局实施一项秘密的电子窃听计划,窃取国内外的电话及网络通讯。有媒体分析说,加拿大是美国的亲密盟友,而且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组成的情报分享网络“五只眼”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存在着秘密情报监视,加拿大也很难逃干系。据悉,加拿大主要负责监听中南美洲地区,特别是跟踪该地区毒品的走向和非结盟的准军事部队行踪。设在利特里姆的“加拿大通讯安全部”负责截收拉美上空卫星信号。根据斯诺登的爆料,年6月G20峰会在多伦多召开时,加拿大允许美国国家安全局进行全面监控。美国国家安全局进行了为期六天的间谍活动,美国驻加拿大使馆当时则变身为安全指挥部。新西兰:监控太平洋地区部分国家根据斯诺登公开的文件,新西兰情报机构政府通信安全局在“五眼联盟”中负责搜集南太平洋地区国家的情报,并把相关信息分享给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情报机构在太平洋地区的“目标国家”包括所罗门群岛、斐济、基里巴斯、汤加、瓦努阿图、瑙鲁和萨摩亚。文件显示,新西兰一直在太平洋地区搜集情报,活动频率在年之后激增。除监听之外,在“五眼联盟”的间谍行动中,还包括一个名为“网络魔术师”的任务。据悉,这五个国家组成的情报联盟通过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利用社会学原理来操纵网络言论,从而达成他们想要的结果。具体来说,间谍可能假冒某位网友,在他的博客上发布虚假的日志,或者是发布关于一家公司的负面消息,从而破坏某个商业交易。最终的目的,是“利用网络手段,对网络世界或真实世界造成影响”。

03

五眼联盟的最新动向与未来预测

五眼联盟能长期存在,首先在于各方共同的利益,同种同源的五国,对于安全、发展和人权有着接近的观点。四国不同来源的情报对于维持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提供了强有了的支撑,而英加澳新也在各方面享受了霸权国的庇护,在情报信息方面是收益大于付出。

对此,安德鲁-奥涅尔认为,澳大利亚是“五眼同盟”的情报提供者,但它仍然是压倒性的消费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个净受益者。如果澳大利亚不是该网络的一部分,它将不得不在情报收集上花费更多的资源,以保持接近该国目前所拥有的能力。可见,建立在共同利益和相同价值观基础上的五眼联盟有很强的生命力。

五眼联盟长期存在,还和它的进化能力有关。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踏足的高边疆不断扩展,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不断增加,各种互动的网络越来越复杂,民众的权利意识日益觉醒,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花样翻新,这些都给霸权护持增加了新困难,也给霸权下的五眼合作提供了新动力。

五眼联盟的情报合作不光限于五眼内部,它还追求外围合作伙伴的多元化,以避免情报的同质化。“五眼联盟”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与丹麦、法国、新加坡和韩国等所谓的“第三方”国家共享情报。根据斯诺登披露的绝密文件,据报道,这包括“在全球20个地点窃听高速光纤电缆”收集的信息交换。然而,尽管如此,斯诺登披露的信息还显示,“五眼”合作伙伴反过来又直接损害了许多这些“第三方”国家,其中一些国家,如德国和法国,是北约盟国。

五眼联盟会扩大吗?

由于五眼联盟的比较优势和海量情报资源,许多国家一直有兴趣加入进去。扩大的声音不时传出。德国《焦点》周刊年5月7日刊文评论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五眼联盟”一直被视为全球情报领域最顶端的“朋友圈”,风光一时。通常来说,其下一层是“九眼”(加上丹麦、法国、荷兰和挪威),再下一层是“十四眼”(加上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典和西班牙),以色列、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也“时有贡献”。

但考虑到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个组织规模越大,效率往往越低。五眼的扩大,意味着美国的亲兄弟们在联盟中分量下降,新增的候选国是谁以及孰先孰后也会制造矛盾。再者,美国对其他国家的信任度如何也要打一个问号,用心经营了70多年的五眼联盟近期内扩大的可能性不大。

五眼联盟不断设置新议题。

从年7月起,五眼联盟开始通过一年一次的部长级会议协调对威胁的共同认知,非法移民、恐怖主义尤其是网络安全、太空安全是近年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niyalaa.com/jtqk/49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