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緬日軍之部署

事件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gpitp.gd.cn/new/20211001/95866.html

CBI戰區史修訂稿:JapanesePlansandDispositionsinBurma在緬日軍之部署

編譯A·Chow

當中美英三方籌謀反攻之際,在緬日軍亦在權衡局勢,是乘勝進擊,還是固守陣地?他們的意圖、兵力及部署,都是盟軍必須考慮到的因素。

日軍戰前調動了幾乎能調動的兵力,使他們在緬甸取得了輝煌勝利。甚至戰事還沒結束,第15軍就已著手研究進擊印度的計劃,但所需作戰部隊未能到位,陸路交通似亦不能支撐其發動攻勢[1]。第15軍所屬之南方軍,年6月27日接到帝國大本營新命令,指示現階段要確保南方地區的安定,確立自給必勝的優勢;繼續從緬甸、印度支那和泰國方面對重慶施加壓力;根據需要,對印度和中國實施航空進攻作戰,若對其腹地實施地面進攻作戰,則需另外聽候命令;迅速掃蕩佔領區內的殘敵,並根據需要,勘定附近要地。8月22日,大本營採取更積極立場,批准了南方軍參謀林太郎中佐的建議,命令南方軍準備佔領阿薩姆東北部及吉大港地區,以切斷中國的空運補給線[2]

譯註:1、本卷前文第四章稱“第15軍尚未有攻印計劃”,另參閱該章所述之“沿江追擊”命令;據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第三篇第九章第1節,大本營這道“調整防禦態勢”命令於6月29日發出,而非“27日”;2、南方軍為日本負責南洋及泰緬地區軍政事務之派遣軍,總司令部駐新加坡,後移駐馬尼拉。

第15軍遵照指示,於年9月制定了21號作戰計劃,該計劃要求第33師團及第55師團一部推進至阿薩姆的錫爾傑爾-迪馬普爾一線;第18師團則兵分兩路,左路跟隨上述部隊之後,交替推進至加拉加特,右路穿越胡康河谷至雷多,然後向西直取丁蘇卡,與左路形成鉗形攻勢。如此,將有效摧毀中國的空運補給線。第18師團長牟田口廉也中將、第33師團長櫻井省三中將認為,作戰區域地形險峻,補給困難,因此反對21號作戰計劃。他們的意見得到了重視,該計劃於12月23日被終止。至此,在緬日軍轉入防禦態勢[3]。這並非受到美軍在所羅門群島行動的影響,據後來情況看,其主要原因在於,日軍要翻越欽丘陵作戰,實屬不可能。

譯註:據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編著之《緬甸作戰》第1冊第七章第2節,對於21號計劃,包括第15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中將在內,均表示“執行困難”,而非“反對”;大本營於11月23日——而非“12月23日”,以參謀本部作戰部長田中新一的名義打電報給南方軍總參謀長,建議保留該計劃,延期至次年2月執行——而非“終止”,後因形勢變化,該計劃依然保留,但就無限延期了。

為應付盟軍反攻或準備入印作戰,第15軍就需大大增加物資儲備,為減輕海上長途補給線(要繞過馬來亞半島)的壓力,大本營年6月命令第15軍建造一條連接泰緬的鐵路。日本工兵缺乏築路設備,但他們有一項可自由調配、能隨意擴充和替換的資產,即那些不幸在東南亞戰事中被俘的盟軍官兵,以及被日軍“解放”的苦力。61,名盟軍戰俘和,名苦力,被驅趕至炎熱的泰緬叢林,用最簡單最原始的工具,去開闢一條貫穿多納嶺的鐵路,傷病得不到救治,飢餓得不到食物,疲累得不到棲身。工程從撣邦高原兩邊同時開始後,戰俘和苦力就不斷死亡,有人累死;有人餓死;有人病死,或痢疾,或霍亂,或瘧疾;許多人各種死因兼而有之。這些戰俘和苦力一早就被喝叫起來勞作,經歷種種不堪,受盡日本人的譏笑辱罵,死了就被扔到溝里。泰緬鐵路平均每建成一英里,就有人死亡。就這樣,隨著越來越多的戰俘和苦力被送入叢林,鐵路不斷向前延伸,日軍最大限度減輕了補給負擔[4]。

在緬日軍四個佔領師團利用雨季進行休整,各防禦區如下:

第56師團-雲南(松山祐三中將)

第18師團-緬甸西北(牟田口廉也中將)

第33師團-阿拉幹(柳田元三中將)

第55師團-緬甸西南沿海地區(古閑健中將)

譯註:1、雲南屬於中國,非緬甸-本書常把滇西列入緬甸作戰範疇;2、松山祐三年12月到任,之前為渡辺正夫;3、柳田元三年3月到任,此時為櫻井省三;4、古閑健年12月到任,之前為竹內寬。

日軍在前進地區衹派駐少量部隊,大部分士兵則調回到雲南、撣邦、勃固和同古這些較為舒適的駐地整訓及補充裝備。12月1日,各部官兵被要求在年1月1日以前返回原防禦陣地。其後,日軍沿騰衝、密支那、卡邁因、葛禮瓦、阿恰佈一線形成防禦圈,而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大部就如一個無人區,從雷多過來的小道就經過這裡,衹有搜索隊偶爾往來其間[5]。

以下為原文注釋——

[1]JapaneseStudy88.見《二戰日軍研究》第88冊。

[2](1)ImperialGeneralHeadquartersArmyOrder,27Jun42,withApps.IandII,Pt.V,SEATICSpIntBull,,p.9.MIDLibrary.ThisorderalsoinGHQ,FarEastComd,MilHistDiv,ImperialGeneralHeadquartersArmyOrders,Vol.II.GenRefBr,OCMH.見美國陸軍情報處檔案年之審訊及翻譯記錄,特別審訊公告第五部分第9頁,年6月27日大陸命第號及附件1、2;亦見軍史研究中心資料室遠東總司令部軍史處檔案,《帝國大本營陸軍命令》第2卷。(2)ImperialGeneralHeadquartersArmyOrder,22Aug42,toSouthernArmy,SEATICSpIntBull,,p.18;SEATICHistBull,9Jul46.MIDLibrary.見美國陸軍情報處檔案年之審訊及翻譯記錄,特別審訊公告第18頁,帝國大本營年8月22日給南方軍之命令;及年7月9日之“戰史公告”。

[3](1)JapaneseStudy89.見《二戰日軍研究》第89冊。(2)SEATICHistBull,9Jul46.MIDLibrary.見美國陸軍情報處檔案之審訊及翻譯記錄,年7月9日之“戰史公告”。(3)ImperialGeneralHeadquartersArmyDirective,23Dec42,GHQ,FarEastComd,MilHistDiv,ImperialGeneralHeadquartersArmyDirectives,Vol.II.GenRefBr,OCMH.見軍史研究中心資料室遠東總司令部軍史處檔案,《帝國大本營陸軍指示》第2卷,年12月23日大陸指第號。

[4]SEATICBull,8Oct46,App.B,sub:Burma-SiamRy,pp.17-18.MIDLibrary.見陸軍情報處檔案之審訊及翻譯記錄,年10月8日第號公告附錄B:泰緬鐵路,第17-18頁。

[5](1)SEATICBull,8Oct46,App.B,sub:Burma-SiamRy.MIDLibrary.見美國陸軍情報處檔案之審訊及翻譯記錄,年10月8日第號公告附錄B:泰緬鐵路。(2)JapaneseStudy89.見《二戰日軍研究》第89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niyalaa.com/lshg/83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