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洋和海

海和洋的区分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广阔的海洋,从蔚蓝到碧绿,美丽而又壮观。海洋,海洋。人们总是这样说,但好多人却不知道,海和洋不完全是一回事,它们彼此之间是不相同的。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关系呢?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它的水文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世界共有4个,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东海是太平洋的边缘海之一

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海可以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地中海。边缘海既是海洋的边缘,又是临近大陆前沿;这类海与大洋联系广泛,一般由一群海岛把它与大洋分开。我国的东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内陆海,即位于大陆内部的海,如欧洲的波罗的海等。地中海是几个大陆之间的海,水深一般比内陆海深些。世界主要的海接近50个。太平洋最多,大西洋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差不多。

被欧、亚、非大陆包围的地中海

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

  太平洋在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美洲之间,是世界大洋中最大的一个,东西宽处约多公里,南北最长约多公里,面积达1.8亿平方公里,占全球面积的35%,整个世界海洋总面积的50%,超过了世界陆地面积的总和。

太平洋位置示意图

太平洋平均深度为米,而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可达米。年11月底,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由大西洋绕过南美洲,进入麦哲伦海峡。一路上狂风巨浪,经过30多天迷宫般航行之后,进入一个新大洋。沿途多天,天公作美,始终风平浪静,天气晴好,麦哲伦很高兴,认为这个大洋很"太平",他就给取名为太平洋。其实,太平洋周边是地球上火山地震最频繁的地带,在南纬40度的地方,终年西风肆虐,风急浪紧,被称为"狂吼咆哮的西风带"。可见,太平洋并不太平。

太平洋北端,由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西南边,通过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相连;以苏门答腊、爪哇、新几内亚等岛屿和澳大利亚,与印度洋分界。

美国夏威夷群岛檀香山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大洋。海面平均水温为19度。全世界海洋平均温度为17.5度。太平洋的水温比大西洋高度,这主要是因为白令海峡很窄。阻碍了北冰洋寒冷的水流入;太平洋热带海面宽广,储存的热量大。所以,在太平洋生成的台风多,约占世界台风总数的70%。台风是在热带海面生成的。它携带着大量的能量、旋转着前进。它走到那里,那里就刮大风、下大雨,释放它所携带的大量水气和热量。

太平洋资源丰富,盛产鲑鱼、鳀鱼、鲱鱼、金枪鱼、海豹、鲸和磷虾等。秘鲁、美国、加拿大、日本北海道,我国的舟山群岛等沿海,都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产量占世界一半。海底石油主要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日本西部、澳大利亚、东南亚、中国大陆架海域。太平洋深海盆发现大量锰结核,储量居各大洋之首,约亿吨,主要在夏威夷东南海域。美、日、德、法和中国等通过调查勘探京联合国批准以获得一块开采权。

澳大利亚大堡礁

在被太平洋表层,又一个顺时针地环流。它又被赤道流、黑潮暖流,西风漂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组成。其中黑潮湿世界第二大暖流,由我国台湾东侧进入东海,然后北上,向东北方向流去。黑潮对我国气候的冷暖与旱涝影响很大。历来为我国海洋与气象学家所重视。

太平洋的岛屿众多,共约l万多个,较大的岛屿将近个,最大的岛屿是新几内亚岛,仅次于格陵兰岛,居世界第二。西部的岛屿,多是大陆岛屿,如日本列岛,加里曼丹岛和新几内亚岛等;太平洋中南部的岛,多为火山岛、珊瑚岛。世界著名的大堡礁,在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绵延长达多公里,宽达00多公里,包括多个珊瑚岛。岛上有茂密的热带森林,海水水质清澈,鱼虾潜游,航路曲折通幽,是一大旅游奇观。大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风景优美,沙滩洁净。

海南海滨

环太平洋周围,有许多深邃的海沟。世界大洋中,大于6米深的海沟,在太平洋有0条,著名的有马里亚纳海沟、帕劳海沟、菲律宾海沟、千岛海沟、秘鲁一智利海沟、克马德克海沟、伊豆一小笠原海沟、汤加海沟、阿留申海沟、新赫布里底海沟等。有趣的是,西部太平洋的海沟与岛弧都成对出现。沿着太平洋岛弧、海沟地带,形成了弧形地震带,世界80%以上的火山和地震分布在太平洋周围。

正在裂开的洋──大西洋

大西洋位置示意图

 大西洋在欧洲、非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是世界第二大洋,也是最年轻的大洋,距今只有一亿年。大西洋的面积为.3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为米,最大深度为米。约占海洋总面积的5.4%,是太平洋面积的一半。但是,它正在拼命扩张,把两岸裂开,说不定在遥远的将来,后来居上,它的宽度会赶上或超过太平洋。大西洋位于直布罗陀以西,原名叫"西方大洋"。它的英文(Atlantic)一词,是根据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阿特拉斯(Atlas)的名字来的。希腊史诗《奥德赛》中,有一位顶天立地的大力神,名叫阿特拉斯。他知道世界上任何海洋的深度,并用石柱把天地分开。他就住在阿特拉斯洋里。年,荷兰地理学家波恩蛤德.瓦雷尼正式使用"阿特拉斯洋"这个名称。汉文译名"大西洋",是明朝时欧洲传教士翻译过来的,一直延用至今。

斯德哥尔摩老城

大西洋东岸的多岛城市斯德哥尔摩

大西洋的航运业极为发达。西部通过中美巴拿马运河,直通太平洋;也可绕过南美南端合恩角,穿过德雷克海峡或麦哲伦海峡,到达太平洋。东部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穿过苏伊士运河经过红海,抄近路到达印度洋;也可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大西洋与北冰洋的联系,比其他大洋都方便,有多条航道相连通。大西洋有多条国际航线,联系欧洲、美洲、非洲的沿岸国家,货运量居各大洋第一位。尤以北大西洋更为繁忙。联系大西洋与北海的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是世界海上交通最繁忙的地方。大西洋沿岸港口很多,主要有波士顿、纽约、巴尔的摩、新奥尔良、哈瓦那、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威尼斯等。

意大利那不勒斯塞拉比斯神庙石

大西洋北部气温高于南部。东西两侧气温差别也很大,在南北纬30度之间,东部比西部约低5℃;在北纬30度-60度间,东部气温又高于西部约10℃,使西欧的气候终年温暖如春。如法国的巴黎,它与我国的东北哈尔滨位置相仿,但巴黎的冬日气温,却与中国的上海、南京相似。在南大西洋,南纬30度以南,东西两侧差别不明显。

荷兰工程宏伟的福科角

在北大水道西洋,也有一个顺时针环流,由北赤道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和加那利寒流组成。其中,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最大的暖流,它的流量相当于全世界河流量总和的10倍,像一条巨大的暖气管,供应巨量的热,使西北欧的气候温暖如春。南大西洋的环流是逆时针方向,由南赤道流、巴西暖流、西风飘流和本格拉寒流组成。大西洋的潮汐,大多属于半日潮。在开阔洋面上,潮差不明显;在近岸或狭窄的海湾,潮差很大。英国南岸的布里斯托尔湾潮差高达ll米多,北美的芬地湾潮差高达1米。南美的亚马孙河口的涌潮,比我国钱塘江大潮还要壮观。

荷兰阿姆斯特丹

大西洋蕴藏着巨大的资源。它的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几个世界上最富饶的渔场都在大西洋中。大西洋近岸广阔的大陆架上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热带的洋──印度洋

 

印度洋位置示意图 

印度洋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是世界第三大洋,总面积.7万平方公里,约为海洋总面积的1/5。它的平均深度为米,最深为米。印度洋北部是封闭的,南段敞开。西南绕好望角,与大西洋相通,东部通过马六甲海峡和其他许多水道,可流入太平洋。西北通过红海、苏伊士运河,通往地中海。

印度洋最大港口城市孟买

中国古时叫印度洋为西洋。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15世纪初,曾率船队七下"西洋",就是现在的印度洋。古希腊曾叫印度洋为"厄立特里亚海",意思是"红色的海"。这可能是希腊经过红海进入印度洋时,对红海的颜色印象太深了,因而就"移花接木",把印度洋也说成是红色的了。到了公元年,欧洲地理学家舍纳画的地图上,把这片大洋改为"东方之印度洋"。"东方"是站在欧洲人的角度,相对于大西洋来说,当时欧洲知道东方有个印度,是个非常文明和富饶的国家。15世纪末,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绕过好望角,进入这个洋,并找到了印度,就正式把"通往印度的洋"称为印度洋了。

塞舌尔群岛

印度洋的主体位于北纬15°与南纬40°之间,大部分处在热带和亚热带。所以它是一个热带的大洋。气候比较温暖,水温与气温都比较高。盐度也比较高,红海的盐度高达4,是盐度最高的海域之一。印度洋南部,洋流比较稳定,终年维持一个反时针方向的环流。由南赤道流、马达加斯加暖流、西风漂流和西澳大利亚寒流组成。印度洋北部,洋流随着季节变化,冬季受东北季风吹刮,形成逆时针环流;夏季,因强劲西南季风,推动洋流方向又变成顺时针了。

以色列的商业、金融中心

特拉维夫市

印度洋海底油气资源丰富,每年产量约为世界海洋油气总产量的40%,波斯湾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产区。沿岸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是世界著名产油国家。这里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石油重要供应地。霍尔木兹海峡扼波斯湾口,每年约有3万多艘油轮通过。印度洋西北通过苏伊士运河,西南过好望角,东北通过马六甲海峡三条航线,是世界重要的石油运输线。美国等把波斯湾看作是他们的油库,把霍尔木兹海峡看成是油库的总阀门。年1月,他们为争夺石油而发生的海湾战争,炸毁了大量油库、油井,使海湾沿岸浓烟滚滚,火海一片,整整烧了几个月,海域遭到严重污染。海面上漂浮着大量油污,大量鱼虾死亡,海鸟被油粘住翅膀,不能飞翔。

 

 

 

 卡塔尔国首府--多哈

 

具有阿拉伯民族特色的雕塑

千里冰封的洋──北冰洋

北冰洋位置示意图

北冰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的最北端,被欧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有狭窄的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通过格陵兰海和许多海峡与大西洋相连,是世界大洋中最小的一个,面积仅为0万平方公里,不到太平洋的十分之一。它的深度为米,最深为米。古希腊曾把它叫做“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年,荷兰探险家W.巴伦支,把它划为独立大洋,叫大北洋。年,英国伦敦地理学会命名,经汉文翻译为北冰洋。

北冰洋上空的极夜阳光

  北冰洋是世界上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由于位于地球的最北部,每年都会有独特的极昼与极夜现象出现。每年10月到来年3月,冬半年为"长夜";4月至9月,夏半年为"长昼"。经过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就是一年。每逢长夜来临,大自然只有美丽的月光和五彩缤纷的极光,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安慰。在那无边的冰原上,阵阵五颜六色的极光,像突然升起的节日烟火,一下照亮半边天;他时而如舞在半空的彩条,时而像挂在天际的花幕,时而如探照灯一样直射苍穹。但极光的美,无法掩饰北冰洋恶劣的气候。这儿千里冰封,终年雪飘,天气严寒,冰山林立,这里的海冰,约有万年的历史。

  

北冰洋洋面上的浮冰

冬季,80%的海面被冰封住,就是在夏季,也有一多半的海面,被冰霸占。但即使在这样寒气逼人的天地里,海藻依然生机盎然,海豹、海象时常出没于冰水之间;强悍的北极熊是捕鱼能手,狡猾的北极狐常尾随在后面,企图不劳而获分享剩骨残肉。成群的鱼、雪鱼,长的又肥又壮;善于用冰雪造屋的爱斯基摩人,过着豪迈的游猎生活。在北极地区土著人、因纽特人世世代生活和居住在这里,至少有4多年的历史。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他们过着一种没有文字、没有货币、却是自由自在、自给自足的生活。随着时代的推移,因纽特人已经开始接受现代文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北极奇光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的一家北极科学考察住宅爱斯基摩人较大型皮船,称之为“乌米雅荒”身着传统服装的挪威拉普人,图中古老的摇篮在今天已属罕见。最古老的海──地中海

  

地中海地理位置示意图

让我们打开世界地图,可以看到,在欧、亚、非洲之间有一个海,就是地中海。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约公里,面积约50多万平方公里。地中海西边有1公里宽的直布罗陀海峡,穿过它就到大西洋;东边可以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印度洋,东北部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与黑海相连。地中海的属海有伊奥尼亚海、亚得里亚海、爱琴海等。意大利半岛、西西里岛、突尼斯和它们之间的水下海岭,把地中海分成东西两半。地中海沿岸国家有: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土耳其、希腊、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葡萄牙和摩洛哥等。

  

黎巴嫩沿岸

地中海气候独特,夏季干热少雨,冬季温暖湿润。这种气候使得周围河流冬季涨满雨水夏季干旱枯竭。世界上这种类型的气候的地方很少,据统计,总共占不到%。由于这里气候特殊,德国气象学家柯本在划分全球气候时,把它专门作为一类,叫地中海气候。

  尽管有诸多的河流注入地中海,如尼罗河、罗纳河、埃布罗河等,但由于它处在副热带,蒸发量太大,远远超过了河水和雨水的补给,使地中海的水,收入不如支出多,海水的咸度比大西洋高得多。大西洋的水,由直布罗陀海峡上层流入地中海,地中海的高盐水,从海峡的下层流入大西洋。大西洋很大,水量充足,净流入地中海的水是很多的,每秒钟多达7立方米。要是没有大西洋源源不断地供水,大约在1年后,地中海就会干枯,变成一个巨大的咸凹坑。

 

希腊传统舞

 现在,地中海是大西洋的附属海。但是,在地质史上,它比大西洋的"资格"还老。大约在6万年以前,古地中海是一个辽阔的特提斯海。它的范围很大,向东穿过喜马拉雅山,直通古太平洋。那时,它仅次于太平洋,大西洋还没形成呢!后来,北面的欧亚板块与南方的印度板块漂移并靠近,撞在了一起,挤出一个喜马拉雅山,特提斯海从此便退缩成现在的地中海。

  

希腊首都雅典

地中海沿岸,是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腓尼基人、克里特人、希腊人以及后来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人,都是航海业很发达的民族,许多伟大的航海家诞生在这里。发现美洲的哥伦布、打通大西洋与印度洋航线的达.伽马、第一次环球航行的麦哲伦,都是杰出的代表。同时,著名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也是在这里首先发起。日心说的创始人哥白尼、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也诞生在这里。这里的人民为人类近代科学文明的进步,作出过重要贡献。

红色的海──红海

  

红海位置示意图

在非洲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有一片颜色鲜红的海,这就是红海。它是印度洋的附属海。红海像一条张着大口的鳄鱼,从东北向东南,斜卧在那里。它长约多公里,最大宽度公里,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北段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通,南端有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通。海内的红藻,会发生季节性的大量繁殖,使整个海水变成红褐色,有时连天空、海岸,都映得红艳艳的,给人们的印象太深刻了,因而叫它红海。实际上,在通常情况下,海水是蓝绿色的。

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红海成为印度洋与地中海间的要道,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航线;它使原来绕过好望角的航线,缩短了9公里。

  红海是年轻的海。大约万年前,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分开,诞生了红海。现在还可看出,两岸的形状很相似,这是大陆被撕开留下的痕迹。非洲板块与阿拉伯板块间的裂谷,沿红海底中间通过。在近-万年来,两个板块仍继续分裂,两岸平均每年以.厘米的速度向外扩张。红海在不断加宽,将来可能成为新的大洋。

红海边缘的阿法尔三角地区的两侧海岸线,在几何形态上嵌合部分发生中断,就很能说明问题。大约在万年前,今天的也门恰好嵌合在劳比亚和索马里之间。经过中心扩张分离,形成了现今的达纳基勒地垒两侧的地壳碎块,成为阿法尔三角地区。

  年,瑞典的"信天翁"号调查船,曾经来过红海考察,发现了海底裂谷处的几个热源。后来,美国的"阿特兰蒂斯Ⅱ"号和英国"发现者"号,也相继到这里调查,证实了这些热源的存在,并测得了这里的水温高达56℃,盐度高达74-。而在正常情况下,热带海面的水温,一般最高只有30℃,至于深层水一般只有4℃。海水的盐度,一般在35左右。红海底裂谷处,水温高出十几倍,盐度高出-9倍,实在令人吃惊。

阿拉伯半岛可能是地球上最小的板块之一。它向东北方向运动,在这一地区可以看到:大洋扩张、两侧海岸线对应、中央裂谷、褶皱山系等板块构造的典型特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反常的情况呢?经科学家的论证认为,由于裂谷不断扩张,地幔的熔岩流出来,加热了沿裂缝下渗的海水;大量的矿物质和溶解盐类,也趁机溶进海水。在这些热的海水里面,含有丰富的铁、锰、锌和铅等多金属矿物,人们称它为热液矿床。调查结果公布之后,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苏丹政府首先提出对这些海底矿物的所有权的要求。但在米水下,开采这些矿物谈何容易,所以至今仍是纸上谈兵。

  红海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它北部年降雨量只有8毫米,实在可怜得很,南部也只有17毫米,真是滴水贵如油。然而,这里的蒸发量大得很,年平均约l00毫米,远远大于降水量。加上红海周围无河流汇入,使红海水量入不敷出。必须由印度洋的水流来补充;亚丁湾就成了调节红海水位的"大水库"了。从印度洋进入亚丁湾的水,浩浩荡荡北上,进入干渴的红海,补充它的水源不足。红海的高温、高盐水也不断经过曼德海峡的底层,流向亚丁湾,成为印度洋高温高盐水的重要源头。

世界第三大陆缘海──南海

  

南海地理位置示意图

从东海往南穿过狭长的台湾海峡,就进入汹涌澎湃的南海了。南海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也是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陆缘海。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在经济上、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海

鸟瞰南海中的西沙群岛--七星岛

南海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北边是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四省,东南边至菲律宾群岛,西南边至越南和马来半岛,最南边的普母暗沙靠近加里曼丹岛。浩溯的南海,通过巴士海峡、苏禄海和马六甲海峡等,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连。它的面积最广,约有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6个广东省那么大。我国最南边的普母暗沙距大陆达公里以上,这要比广洲到北京的路程还远。南海也是邻接我国最深的海区,平均水深约11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处达米,比大陆上西藏高原的高度还要大。

南海海、陆变迁示意图a

南海海、陆变迁示意图b

  南海四周大部分是半岛和岛屿,陆地面积与海洋相比,显得很小。注入南海的河流主要分布于北部,主要有珠江、红河、湄公河、湄南河等。由于这些河的含沙量很小,所以海阔水深的南海总是呈现碧绿或深蓝色。南海地处低纬度地域,是我国海区中气候最暖和的热带深海。南海海水表层水温高(5℃~8℃),年温差小(3℃-4℃),终年高温高湿,长夏无冬。南海盐度最大(35%),潮差米。

  

清澈的南海海面

南海的自然地理位置,适于珊瑚繁殖。在海底高台上,形成很多风光绮丽的珊瑚岛,如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南海诸岛很早就为我国劳动人民发现与开发,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南海水产丰富,盛产海电、海参、牡蛎、马蹄螺、金枪鱼、红鱼、鲨鱼、大龙虾、梭子鱼、墨鱼、鱿鱼等热带名贵水产。

日本海

日本海地理位置示意图

  西太平洋的一个边缘海。东面以日本三大岛(九州、本州和北海道)为界;西和西南面濒临朝鲜;北和西北面与苏联相邻。东北部有宗谷海峡与鄂霍次克海相通;经本州与北海道之间的津轻海峡与太平洋相连。南部,经朝鲜海峡与黄海、东海相通。日本海的总面积为97.8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米,容积为.3万立方公里。日本海盆内已发现的最大水深为米  。

  古时的人,也许可以步行越过现在的日本海。有证据表明,随着末次冰期(00—8年前)而来的海平面低水位时期,朝鲜海峡和宗谷海峡都被干露,可作为日本通向亚洲大陆的陆桥。在日本南部的岛屿曾发现印度大象的化石遗骸,在日本的北部,曾发现长毛猛犸的化石遗骸。类似的现象说明,古时的中国、朝鲜和西伯利亚人曾迁到日本去过。

  日本的文字记载史是从公元前年J.坦诺开始的。他占领了本州主岛,成为日本的第一个皇帝。公元年,一位朝鲜佛教徒扬帆去日本,带去了各种文化和书面语言,但是直到年,葡萄牙船员在这里登陆后,日本才闻名于欧洲,尽管13世纪末叶,马可?波罗从中国回去时,带回了一个关于有日本存在的报告。虽然如此,直到1年前,尚未出版过一幅较好的日本海图,连今天所通用的“日本海”这个名称,也是到年才有。这是俄国航海家A.J.v.克鲁森斯特思给这个海取的名字。

  日本海的陆架较短,且发育得很不好。沿日本西岸,大陆架到00米水深止,朝鲜和苏联东岸,大陆架到米水深止。这些大陆架都被许多海底峡谷所切割。西部边缘,峡后的口端伸到米深度附近;东部边缘,峡谷口端伸到米深度附近。

位于日本海海区的富士山

  日本海深海盆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北部和西北部这半个海域,水深均大于米,无甚特色的海盆,称为日本海盆。从该海盆往南就较复杂,海底被大和堆和修普浅滩隔开,两浅滩之间又隔着一条深海槽。南部的海底还局部地分布着一些岛屿,如朝鲜海峡有对马群岛,本州南部西岸有隐歧群岛,朝鲜近岸有郁陵岛。

  日本海的主要海流是往北流的对马暖流。它是从黑潮分离出来,经过朝鲜海峡流入日本海的。对马暖流的分支叫东朝鲜暖流,沿朝鲜近岸北上,然后转向东,再与对马暖流相汇合。对马暖流,最后经津轻海峡(律轻暖流)流入太平洋。经宗谷海峡(宗谷暖流)流入鄂霍次克海。此外,日本海还有三支独有的寒流(北朝鲜寒流、近海地区寒流和日本海中部寒流)。这些寒流由北往南流,于日本海中部与暖流相混合。

  日本海北部,尤其在西伯利亚沿岸,11月开始结冰,月中旬冰区扩展到海的中部,使航海受到严重障碍。5月,各水域都已无冰。

  同所有近似封闭海一样,日本海的潮汐极小。日本沿岸潮差仅0.米,西伯利亚沿岸为0.4—0.5米。朝鲜海峡,因与黄海及东海相邻,潮差约为米。

 

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的海──白令海

  

白令海中的白鲸

位于太平洋的北部边缘,在阿拉斯加、西伯利亚和阿留申群岛的环抱之中。公认为,北部以北极因为与楚科奇海的分界线,但更确切的北界线应以白令海的最狭窄口为界。南部规定从阿拉斯加半岛的卡布奇角经阿留申群岛,到科曼多尔群岛的南端,再到堪察加角的连线为界。这样,就把阿拉斯加和堪察加之间的所有水域都包括在内了。白令海总面积为30.4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米,总容积为.3万立方公里,最大水深为米。

已有证据表明,最早考察白令海的是俄国哥萨克人S.迭日涅夫。据报告,年,迭日程夫和一个小队从东西伯利亚海的科雷马河河口出发,向东航行,绕过东角(迭日涅夫角),经过白令海峡,驶进白令海,并向西到楚科奇半岛南端的阿纳德尔河口。当然,白令海是以丹麦航海探险家v.白令的名字命名的。在-9年的北方大考察时,他在俄国海军工作。年,白令离开了他在鄂霍次克海的临时工作区,驶过白令海,往北通过白令海峡,进入南楚科奇海。年,J.库克船长乘"决心"号向北航行,通过白令海峡,成为第一个穿过北极圈和南极圈的人。白令海的海底可分为两个区域。东北半部完全为陆架,是世界上最大的陆架之一。离岸最远可伸到公里。经白令海峡伸向楚科奇海的地区,陆架浅于00米,使流入北极海盆的海水仅限于表层水。第二个区域为西南半部,由深水海盆组成,最大深度为米。海盆的海底非常平坦,水深介于3-米之间,且被两支海脊分隔开。奥利伍托斯基海脊,起自北部,贯穿着整个海盆;另一支为独特的拉特岛海脊,起自阿留申岛弧,按逆时针方向盘绕着海盆。这两支海脊把深水区域分隔成东、西两个海盆。在这深海盆内,还有沉淀得很快的沉积海盆;该海盆在玄武基岩上已覆盖着-4米深的沉积物。白令陆架还从平坦的海底抬升起几个岛屿,有著名的圣劳伦斯岛、努尼瓦克岛和普里比洛夫群岛。陆架的边缘以4°一5°坡度陡峭地下倾。在阿留申岛链的东南角,陆架深深地被白令峡谷所割裂,该峡谷长度超过公里,宽度在3公里以上,深深地切入,并有50多条支谷。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底峡谷了。在峡谷的两侧,到处都有米高的谷壁,矗立于平缓倾斜(0.5°)的海底之上。白令陆架的沉积物是由砂和淤积于坡麓的砾石组成。反之,在深海盆却覆盖着硅藻软泥。白令海的气温,冬季为一5℃,夏季为10℃。冬季,海冰封冻着90%的海域,但夏季却完全无冰。白令海的海流是受风的作用而引起的。流入该海的有从阿留申岛链流入的太平洋水。潮流和从江河流入的淡水。深海盆的海流模式主要为气旋式环流。一部分向北经白令海峡流出,另一部分返回流入太平洋。陆架上的海流;除了阿拉斯加近岸外,基本上都受潮汐的作用。许多江河流入的淡水,都向北经白令海峡流入楚科奇海。白令海的海洋生物非常丰富。浮游生物有两个最旺盛的生长季节,一个在春季,另一个在秋季。它们主要以硅藻为主,为食物链提供了基本保证。使白令海成为很有价值的渔场的主要是巨蟹、虾和种鱼类,尤其是其中的5种鱼类更有经济价值,譬如:虎鲸、白鲸、喙鲸、黑板须鲸、长须鲸、露脊鲸、巨臂鲸和抹香鲸等鲸类都很丰富。不过,受到海洋环境恶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鲸已成为地球上的珍稀物种。国际捕鲸委员会(IWC)等环保组织一直在强烈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制定法规禁止对鲸的捕杀。虽然日本、挪威等国仍然在有组织地捕捞鲸鱼,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政府都明确对鲸鱼实施法律保护。普里比洛夫群岛和科曼多尔群岛是海豹的繁殖场,海獭、海狮和海象也众多。

加勒比海

  

加勒比海地理位置示意图

大西洋西部的一个边缘海。西部和南部与中美洲及南美洲相邻,北面和东面以大、小安的列斯群岛为界。其范围定为:从尤卡坦半岛的卡托切角起,按顺时针方向,经尤卡坦海峡到古巴,再到伊斯帕尼奥拉(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波多黎各,经阿内加达海峡到小安的列斯,并沿这些群岛的外缘到委内瑞拉的巴亚角的连线为界。尤卡坦海峡峡口的连线是加勒比海与墨西哥湾的分界线。加勒比海东西长约公里,南北宽在-公里之间,总面积为75.4万平方公里,容积为万立方公里,平均水深为米。现在所知的最大水深为米,位于开曼海沟。

遗留着殖民战争时期的炮台   

在加勒比海圣卢西亚海岸中、南美洲的锯齿形弯曲岸线,把本海区分成几个主要水域: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沿岸外方的洪都拉斯湾;巴拿马近岸的莫斯基托湾;巴拿马科隆附近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和哥伦比亚边境的达连湾;委内瑞拉北部马拉开波湖口外的委内瑞拉湾;以及委内瑞拉和特立尼达岛之间的帕里亚湾。中美的多数河流都流入加勒比海,但南美的大部分河流都汇合于奥里诺科河,并于西班牙港的正南流入大西洋。加勒比海的主要进出口是尤卡坦与古巴之间的尤卡坦海峡、古巴与伊斯帕尼奥拉之间的向风海峡、伊斯帕尼奥拉与波多黎之间的莫纳海峡、维尔京群岛与马丁海峡之间的阿内加达海峡、以及多米尼加岛以北的多米尼加海峡。各个海峡的水深都在1米以深。

航行在加勒比海海面

 加勒比海盆被若干海脊分隔,使之海盆与海沟成交错分布。最北的尤卡坦海盆,水深约为5米,北以0公里宽的尤卡坦海峡为界,南有开曼海脊与开曼海沟分隔开。该海脊从古巴直达中美近岸,其东部露出海面的就是开曼群岛。开曼海沟相当狭窄,加勒比海的最大水深(米)就在这里。再往南,有较宽的楔形尼加拉瓜海隆,把海沟与哥伦比亚海盆分开,牙买加岛就在此海隆之上。哥伦比亚海盆深达米,与委内瑞拉海盆相连接,再往东就是北委内瑞拉海沟。但从伊斯帕尼奥拉往西,有贝阿塔海脊把哥伦比亚海盆与委内瑞拉海盆分开。委内瑞拉海盆水深为米,与狭窄而又弯曲的阿韦斯海隆相邻接。

欧洲的海──北海

北海地理位置示意图

  大西洋东部的一个海湾,西面部分地以英格兰、苏格兰为界,东面与挪威、丹麦、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相邻,南部从法国海岸的沃尔德灯塔,越过多佛尔海峡到英国海岸的皮衣角的连线为界;北部从苏格兰的邓尼特角,经奥克尼和设得兰群岛,然后沿西经0°53′经线到北纬61°,再沿北纬61°纬线往东到挪威海岸的连线为界。北海南部经多佛尔海峡与大西洋相通;北部,经苏格兰与挪威间的缺口,与大西洋及挪威海相接;东部,经挪威、瑞典、丹麦之间的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与波罗的海相通。北海,长约公里,北部宽为公里。总面积为60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91米,容积为15.5万立方公里。该海区内几个岛屿共占面积为的73平方公里。

树立在北海海区的石油平台

  北海被认为是陆缘海,即它的整个构造海盆都在大陆(适与大洋性的相反)地壳上。该海盆,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地槽(长条沉积矿床的位置),从前至少有两次折皱成山脉。每一次,这些山脉都被冲刷走,只留下英格兰与大陆之间的浅盆。大约在。3亿年前,北海周围的陆地都是沙漠,由于蒸发量大,从北方流入的水有限,形成了巨大的蒸发岩沉积。现在,在北海海底和德国、丹麦发现的盐丘和构造,就是这些蒸发岩的代表。北海海底构造形成的历史,与北海及其邻近国家现正在开发的广阔油田有直接的联系。当然,北海的海底都属陆架。该海的南半部是水深为40米的海台。海底逐渐向北倾斜,到设得兰群岛以西陆架边缘,水深达米左右。绕过挪威南端到陆架边缘以外,为一罕见的海峡(挪威海峡),其深度约为米。一些海洋学家认为该海谷是大陆冰川冲刷形成的。还有其它末次冰期(00~8年前)的残迹,那就是海平面低水位和冰川冰碛时遗留下来的河谷状的切割(所谓冰川冰馈,就是当冰川融化时,沉积物在冰川前沿进行堆积)。英国和丹麦之间的多格尔沙洲就是一个例子,其水深仅13米。海底沉积物主要为冰川砾石、沙和粉沙。其中粉沙到处都有,这是由于受流和浪的作用,重新被搬运的缘故。

  北海的水环流,同时受北来的大西洋水和东来的波罗的海水的影响,而从南部多佛尔海峡流入的水则非常少。大部分海水来自北大西洋海流,沿奥克尼和设得兰群岛近岸南流。到南部后转为反时针方向,并沿挪威海岸流出,成为波罗的海海流。表层水温,月为~7℃,8月为11~17℃。盐度随地区、季节而不同。由于大陆江河(莱茵河、易北河、威悉河、埃姆斯河和斯海尔德河)流入大量淡水,在挪威、丹麦、荷兰和德国等沿岸水域,即使冬季不太冷,也都结冰。而西部,由于入海淡水较少,并受北大西洋海流的影响,即使是严冬也无冰。北海的潮汐较为复杂,因为较小的分潮从多佛尔海峡往北运动,较大的分潮由苏格兰一挪威间的海口进入,并往南传播。潮差,在英格兰沿岸为7米,广大的外海为1.5米。从西北侵袭北海的风暴,往往给岸长6公里的沿海造成相当大的损失。若这种灾害与风暴潮结合在一起,大浪和高潮同时出现时,对沿岸地区的破坏就更为严重,尤其对荷兰的防护提海岸。北海是世界上几大渔场之一,鲜鱼的产量占世界的一半,附近各国沿海人民均以渔业为主要工业。年,北海海底被英国、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瓜分成几个油、气的勘探和开发区。第一个天然气井和油井已分别于年和年投产。北海现已探明的石油贮藏量为30亿桶,为世界第九个最大油田。

 

五彩缤纷的海──珊瑚海

珊瑚海地理位置示意图

  在南太平洋,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缤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及南纬30度线间,有一个五彩缤纷的海,叫珊瑚海。珊瑚海北接所罗门海,南连塔斯曼海,面积近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海。它是太平洋的边缘海。这里曾是珊瑚虫的天下,它们巧夺天工,留下了世界最大的堡礁。众多的环礁岛、珊瑚石平台,像天女散花,繁星点点,散落在广阔的洋面上,因此,得名珊瑚海。

  珊瑚海地处热带,水温终年在18-8℃间,这里风速小,海面平静,水质洁净,有利于珊瑚生长。它以众多的珊瑚礁而著名。这里,座落着世界最大的三个珊瑚礁群,这就是大堡礁、塔古拉堡礁和新喀里多尼亚堡礁。大堡礁最大,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离岸最近处只有16公里,最远处达40多公里。大堡礁像一条长带斜卧在那儿,长达多公里,东西最宽处达公里,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它大部分礁石隐没在水下,露出海面的成为珊瑚岛。多个珊瑚岛,星罗棋布散落在多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像一列列城堡,守卫着澳大利亚的东北海防。岛上茂密的热带丛林,郁郁葱葱;旁边白银色的沙滩,滩外碧蓝的海水下,可看到五颜六色的珊瑚礁平台。这里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海水洁净,礁石磷峋,成了海洋生物的乐园。优美的环境,成了人们旅游观光的好地方。年,澳大利亚将大堡礁辟为海洋公园,许多腰缠万贯的富翁,到这里投资开发。在比较大的岛上,建有机场、港口,络绎不绝的游客,乘飞机、坐游船,来去方便。人们在这里划船、游泳,进行日光浴和沙浴。还可以坐在装有玻璃船底的游览艇里,饱览奇妙的海底世界。千姿百态的鱼虾,色彩各异的海贝,令你大饱眼福。身披红绿彩带的鹦鹉鱼在吞咬珊瑚;水晶般透明的喇叭鱼在水面忽东忽西;轻盈细小的雀鳃鱼竟敢对准咬你的手;神色傲慢的大海龟在陌生人面前也毫不恐慌;水下的珊瑚世界,在阳光照射下,红、黄、蓝各色绚丽多彩;或树枝状,或人脑形,或如柳条,或如花朵,千姿百态,令人神往。

 位于珊瑚海上的珊瑚礁 

珊瑚看起来像植物,实际上是海洋里的一种十氏级动物。一块珊瑚,往往是成千上万亿个珊瑚虫的群体。活的珊瑚,在海水中五光十色,黄的、绿的、紫的、红的,色彩鲜艳夺目,称为海底之花。我们日常所见到的白色珊瑚,是珊瑚死后留下的残骸与骨骼。珊瑚虫很小,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没有眼睛、鼻子,只有灵敏的触手,是它的感觉器官。触手随水流慢慢漂动,自由地伸缩,捕捉流经附近的浮游生物和碎屑。当受到惊吓时,即刻将触手缩回藏起来。在四周触手的中央,有一个小口,是珊瑚虫的嘴,叫作"口道"。口道进去就是一根直肠子,没有食道和胃。它把消化后的残渣,再由口道吐出来,肛门和嘴不分家,所以叫它低等动物,实在是不冤枉。

  

绚丽多彩的珊瑚

细小的珊瑚虫繁殖后代,既不像母鸡下蛋孵化小鸡,也不像母猪生猪仔。珊瑚的繁殖是分裂,速度惊人,它能一分为二,二分为四,转眼之间,便儿孙满堂。但它们都在一块珊瑚体上,你压着我,我挤着你,分不清父辈或晚辈。也有的珊瑚虫进行有性生殖,通过精卵结合,生成浮浪幼虫,由口道排出,随水漂流,遇到合适的地方,便附着站稳脚跟,发育成珊瑚虫,逐渐成长为群体。群体珊瑚,繁殖很快,老的不断死去,留下骨骼,成为礁石;新的珊瑚虫,就在前辈的骨路上继续攀登。这样前辈倒下去,作铺路石,后辈踏着前辈的尸骨,继续筑起新的高峰。一座座珊瑚礁石,就这样筑成。大堡礁和其他环礁;岛礁,也都是经过了这样的历程。

不是所有的珊瑚都能造礁。只有体内含有石灰质的珊瑚,如石珊瑚、鹿角珊瑚、多枝蔷薇珊瑚等,才有这种本领。对造礁作过贡献的,还有珊瑚体内的虫黄藻,它是一种单细胞藻,个头很小,1个虫黄藻在一起,才有一粒米那么大。它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新鲜氧气,把氮磷钾变成有机物,作为营养供应珊瑚虫生长的需要,使珊瑚生机勃勃,绚丽动人。当环境变得阴冷,虫黄藻便逃之天天,珊瑚失去营养,很快暗淡无光,枯萎而死。现在珊瑚海,保留了那么多珊瑚礁,说明在造礁的年代,这里不仅有大量造礁珊瑚,还有旺盛的虫黄藻在这里繁殖生长。它们的成功合作,才使珊瑚海如此绚丽多彩。

内容摘自中国科普博览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niyalaa.com/zyjr/67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