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新鲜的木棉花30克,陈皮10克,粳米克,蜂蜜适量。
制作:木棉花和陈皮洗净,加水煎汁,去渣待用;粳米洗净,加水和木棉花陈皮汁煮粥;待粥快成时,加入适量蜂蜜,稍煮即成。
功效:健脾祛湿,凉血止血,润肺止咳。木棉花具清热利湿、解毒止血之功效,陈皮和蜂蜜能润肺止咳,粳米能健脾益胃。三者合用,更增加健脾利湿和润肺止咳的功能,对年老气虚者尤为适用。
2、木棉三花饮
原料:干木棉花瓣15克,金银花10克,白菊花10克。
木棉花煲汤有哪些做法木棉花煲汤功效
制作:木棉花瓣、金银花和白菊花洗净;加水煮沸,可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木棉花、金银花和白菊花都有清热作用,木棉花清热凉血、金银花清热解毒、白菊花清肝明目,三者合用更增加清热凉血和止痢作用。在暑天,常饮本饮,还有解暑之功效。
3、木棉花鲫鱼汤
原料:鲫鱼一尾(约克),新鲜的木棉花瓣30克,蘑菇50克,竹笋尖30克,葱白、生姜、黄酒、盐、胡椒粉、味精适量。
制作:鲫鱼去鳃和内脏、洗净,沥干水分;木棉花瓣洗净、控水;蘑菇、竹笋尖切片;锅中油热时,先放入生姜、葱白煸出香气,再把鲫鱼放入锅中煎透,加水,并放入蘑菇、竹笋、木棉花瓣、黄酒和胡椒粉,共煮;最后以味精、盐调味盛盘。
功效:健脾养胃,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木棉花和鲫鱼都能清热利湿,鲫鱼还能健脾养胃,加上蘑菇和竹笋则味更鲜美,蘑菇中的多糖还有增加机体免疫力和抗癌之功效。
相关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治痢症,白者更妙。
2、《本草求原》:红者去赤痢,白者治白痢,同武彝茶煎常饮。
3、《中药新编》:利尿及健胃
4、《海药本草》:主腰脚不遂,顽痹腿膝疼痛,霍乱,赤白泻痢,血痢,疥癣。
5、《日华子本草》:治血脉麻痹疼痛,及煎洗目赤。
6、《开宝本草》:主霍乱中恶,赤白久痢,除甘匿、疥癣。牙齿虫痛,并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除肤赤。
7、《纲目》:能行经络,达病所,又入血分及去风杀虫。
8、《岭南采药录》:生肌,止痛,散血,凉皮肤,敷跌打。
9、《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散瘀,止痛。疗咳嗽,止产后瘀血作痛。
10、《贵州草药》:解热祛瘀,解毒生肌。治乳痈,骨折。
备注
古书所载的木棉,常与锦葵科棉属植物混淆不分。《纲目》木棉条集解中即包括锦葵科棉属植物在内,而所述"交广木棉",乃为木棉科植物。
化学成分
花萼含水分85.66%,蛋白质1.38%,碳水化合物11.95%,灰分1.09%,总醚抽出物0.44%,不挥发的醚抽出物0.18%。种子含蛋白质9.3%,其氨基酸组成主要有丙氨酸(ala-nine),缬氨酸(val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精氨酸(arginine),甘氨酸(glycine)及天冬氨酸(asparticacid);种子油脂肪酸组成主要有:肉豆寇酸(myristicacid)13.44%,棕榈酸(palmiticacid)43.61%,花生酸(arachidicacid)2.32%,山萮酸(behenicacid)14.39%,亚油酸(linoleicacid)26.24%等;种子还含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a-生育酚(a-tocopherol),正-二十六烷醇(n-hexaconsanol),棕榈酸十八烷醇酯(octadeccylpalmitate),没食子酸(gallicacid),1-没食子酰-β-葡萄糖(1-galloyl-β-glucose),没食子酸乙酯(ethylgallate),鞣酸(tannicacid),葡萄糖(glucose),鼠李糖(rhamnose),木糖(xylose)。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