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皇文字始祖尊称的仓颉故里原来是这个城

乌鲁木齐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07/5910012.html

点击底部我们一起互动交流

王国胜

文《仓颉千古情》

暮鼓晨钟,悠扬而辽远。几千年来,战火频仍,兵戈马嘶中,这是一方文明的净土。古卷青史,润泽而流芳。沧桑更迭,香火氤氲,静谧缭绕中,这是一处朝觐的圣地。

在河南,在濮阳,在南乐,一个名垂千古、万世敬仰的人物长眠于此。史皇仓颉,因一画开天,洪荒殆尽,留下几多灿烂和辉煌!相传,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四目灵光,实有睿德,为黄帝史官,中华汉字的发明者、肇造者。他观天象、察万物、悟龟背、觅鸟迹,苦思冥想,遍涉八方,用心研习山川脉络的走向和鸟兽虫鱼的痕迹,描摹绘写,始成文字。黄帝念他功绩昭然,赐以“仓”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被后世尊史皇、字圣和中华文字始祖。

由是,汉字成为华夏文明诞生的开端,繁衍的根基,传承的血脉。

魂兮梦兮,四海共仰。翻开沧桑历史的画卷,古往今来,多少先哲圣贤,过马凭吊,瞻仰遥祭,发出顶礼膜拜的共鸣,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淮南子·本经》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自此民智日开,民德日聚,天地不再玄妙,鬼神难以主宰。

《旬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意即把散见于先民中的不同符号加以搜集、梳理、统一,始成文字,流传于世,仓颉功德盖世,垂范千古,成为唯一。

“盘古斯文地,开天圣人家”。此系大宋一代名相寇凖亲题,距今已愈多年。时光荏苒,铅华洗尽,却遮不住这位大贤对史皇仓颉的无限钦佩敬仰。文字简约,高度凝练,字字千钧,珠玑含情,不仅高度概括了仓颉造字划时代的功绩,同时也赋予了南乐仓颉陵以如山铁证。受“百王敬仰”“万圣崇尊”的仓颉陵是中华文字始祖——仓颉的陵墓,地处豫、鲁、冀三省交界的南乐县梁村乡史官村,县城西北18公里,占地余亩。前临漳河,北依燕赵,左揽泰山,右拥太行,乃朝觐圣地,香火绵延百里之遥。陵园苍松古柏,庄重幽雅。陵的西侧为仓颉庙,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公元年),规模宏大,殿宇巍峨,历经千年风雨,至今香火鼎盛,络绎不绝。据考证,地下是仰韶、龙山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为泱泱中华五千年之根基。今日仓颉陵(园),依次建有字圣坊、仓颉广场、朝天门、仰圣门、万古一人殿、六书殿、藏甲楼、造书台等,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结构适当,美观大方。瞻拜仓颉陵,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字圣坊,位于仓颉庙前广场,巍峨高大,四柱三间三楼,全部为青石雕成。正面横坊刻有“四海共仰”四个通红榜书大字,俊秀清丽,敦厚古朴。拾级而上,静静地穿过偌大的仓颉广场,来到朝天门外,但见歇山顶穿堂式建筑,大门正中匾额“仓颉庙”三字,老辣苍劲,笔势雄浑,出自一代鸿儒于右任先生之手。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仓颉造字成功后,开启了文明,结束了混沌无知的时代。香火供奉有继,天神为之感动,特降一场谷子雨,惠泽民众;妖魔鬼怪为之惊愕,害怕再也无从藏身,因此夜幕下鬼哭狼嚎。留下“天为雨粟,鬼为夜哭”的传说。后来,逐渐演绎为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节。相传仓颉生于正月二十四,卒于农历十月八。为志纪念,每年春秋两季,仓颉陵都要举办庙会,十里八乡,周边各县,每天数以万计的群众自发赶来,商贾云集,香客不断,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穿过庭院,便是仓颉庙的二门,叫仰圣门。仰圣门面阔三间,悬山式建筑,丹青彩绘,整个建筑端庄浑厚,典雅有致。廊下两根浮雕石柱,刻于明代崇祯四年(公元年)八月,阳刻“百王景仰治代结绳扶宇宙,万圣重尊文成书契整乾坤”一联。署名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汝南傅振商题,字体隽秀,唯美大方。这是一幅大气恢弘,气贯寰宇的大联,也是迄今为止,仓颉陵区保存最为完整的石刻楹联。迈过仰圣门,便是仓颉陵最为雄伟的万古一人殿了,檐下匾额“万古一人”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所题大匾而得名,俗称正殿。该殿砖木结构,斗拱错落,飞檐凌空,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明代中晚期建筑,宏大端庄,绮丽华美,具有北方宗庙建筑的显著特色。大殿内,仓颉金身塑像四目长髯,正襟危坐,平天冠、垂旒苏、持玉圭,俨然帝王。神龛两侧有楹联两幅。其一为“秉睿德而作书天地山川辟图画,察灵文以造字帝王相师启渊源。”这是明代著名谏臣叶廷秀所撰。该联写意入手,从聪睿德品诸方面,探源求本,概述仓颉具有智慧尚德的人格操守和海纳百川的英雄气度,才成就了天地为幕,山川作笔,开辟旷古图画的霸业。出万古一人殿后垂花门,便来到六书殿,取自汉字象形、会意、形声、转注、指事、假借六种构体。遥想远古,文字的诞生,文明肇启,终结了结绳记事的时代。正是文字的诞生,华夏民族才有了璀璨的历史,才有了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才有了兵家之道《孙子兵法》,才有了史家绝唱《史记》,才有了医家良策《千金方》,才有了唐诗宋词元散曲的绮丽,才有了明清小说的鼎盛和四大名著的辉煌,才有了今日之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

悠悠千古情,人间多少事。孰能忘,造字神功!

再向里走,便是久负盛名的藏甲楼。藏甲楼为仓颉庙区最高建筑,绿琉璃瓦覆顶,通体红墙,坐落在一丈多高的台基之上,更显俊俏挺拔。檐下一匾,上书“藏甲楼”三个大字,为素有东陵大盗之称的大名镇守使孙殿英附庸风雅所题。

沿着斑驳的石板路折向东去,便进入仓颉陵墓区。苍松翠柏,林荫蔽日,陵墓高耸,碑刻俨然。在诸多碑文中,最具讽刺的莫过于“大名知县XXX捐银拾两,未给”,因一己私利,蒙羞千年,贻笑大方。仓陵为圆锥形,基座为四方形,寓意天圆地方。陵墓高约5米,周长36.5米,象征一年天。围墙分12节,每节有一生肖石首,寓意一年12个月,又含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每节长3米、3.1米或2.8米,其意每月天数不等。明隆庆年间,知县刘弼宽在仓陵前建有石坊、石狮和石翁仲等,在石牌坊上亲题“仓陵”二字。仓台,也叫造字台,高三丈,阔五丈,台顶如城,城堞如齿。仓台前置一花岗岩大理石,上书“造书台”三字,遒劲有力,俊朗刚健,为中国书协主席张海题写。仓台之上,仓亭翼然,翘首引颈,俯瞰燕赵,阡陌纵横,沃野中原,目极八方,尽收眼底。屹立在世界之巅的中华民族,正是有了仓颉造字,才有了华夏文明的瓜瓞连绵;正是有了画卦开天,才有了血浓于水的四海纽带;正是有了鸟虫书契,才有了丹青永继的悠久历史。

六字溯源,文明肇启。这一划时代的创举,是文明,是福祉,更是海内外华人深深地烙印……

—视觉小巷

用影像发现美好生活......

生活/文艺/潮范/影剧/搞笑/新奇/前沿

此文是视觉小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niyalaa.com/czjs/76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