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杂记八

伊朗杂记(八)

伊朗里海行及其联想

年轻时看地理书就得知,里海(CaspianSea)是地球上最大的湖泊,面积有近40万平方公里,居然比北美五大湖加在一起还大一半。据说上古时期里海是地中海的一部分,所以也叫海迹湖。为此,我也想过何时能有机会去里海看看。后来到了伊朗,我的这种想法也就更强烈了。

伊朗北部背靠里海,其实从德黑兰朝北翻一座山,即东西走向、平均海拔多米的厄尔布尔士山,就到了里海。里海沿岸地区是伊朗的一块风水宝地,因为这里没有戈壁、盐漠和干旱,而是一片平原,虽然面积狭小,但也风调雨顺(类似于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高达-毫米),阡陌纵横,年产稻谷近万吨,而且稻米质量很高,市场价格也远高于进口的泰国大米。我在《伊朗杂记》(2)一文中对此有较为详尽的介绍。

作者站在里海边,摄于年中秋

在伊朗期间,我去过里海两次。一次是年秋,另一次是年秋。第一次我是与胡家博先生领衔的伊朗卡尔赫河零号坝项目组的部分工程师一起去的(有关胡先生的情况前几集中均有较为详细的介绍),目的就是散心。去时恰逢那年中秋。那天傍晚,我站在里海岸边,面对辽阔无限、涛声低徊的里海,望着天上一轮初升的又大又圆的明月,口占了一首五言诗,抒发了自己当时的心情。具体如下:

五言

《里海中秋》

碧水连千里,星空映沃畴。

海边观朗月,异国度中秋。

本是团圆日,孤身望九州。

何时能醉酒,一解思乡愁。

注:平水韵下平十一尤。此诗年中秋之夜作于里海岸边。此处作了修订,居然像一首五律了。

这首诗中的中秋夜景也就是白描,个中意境稍显单薄平淡。这是因为当时一个人在伊朗待了半年,面对里海这么一个景色虽然很美但因了解不多仍觉陌生而寂寥的异国环境,自己的心情还是有点怅然。不过第二次去里海,心情就不一样了。

第2年,因中标的水利水电设计咨询项目比较多,从国内又来了一批水利水电专家,其中两个项目由中国治淮委员会副主任谭福甲先生负责,其余项目组成员则由中国治淮委员会专家为主,辅之以安徽水利水电设计院、南京水文研究所和湖北省水利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们。这些水利研究机构都是国内水利专业领域技术实力最强的单位。想一想上世纪后半叶陆续建成的新安江水库、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佛子岭水库以及葛洲坝水利枢纽就知道了。

这些专家们也很了不起。比如,谭福甲先生身材高大挺拔,为人内敛和善,今年90岁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毕业于南京大学土木系,长期从事淮河水系工程项目的水利设计工作,曾负责梅山水库溢洪道、磨子潭水库泄洪隧洞以及几大水库的枢纽——六安横排头过水土坝等工程的主设计。谭先生也是胡家博先生的老朋友,同为中国水利界元老和翘楚,听说伊朗有需要,60岁出头的他便立即带了一些部属和学生来到了德黑兰与胡先生他们相会了。

在伊朗这个异国他乡连续工作了一年多,确实很辛苦。到了年秋,当谭先生他们的项目告一段落可以调休几天时,我问他们是想去伊斯法罕还是到伊朗其他什么地方看看?没想到几位专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伊斯法罕下次去,这次就先到北边的里海看看吧。

谭先生他们想先去里海看看?从德黑兰往南走确实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古迹,虽然设拉子或胡泽斯坦远了点,时间上有点紧,但伊斯法罕也有不少古波斯的历史遗存值得一看的。他们既然要去里海,那就得做好准备。于是我便请办事处同仁们落实车辆和里海住宿事宜,自己则设法找一些有关里海的资料先看看,总比像自己上次那样糊里糊涂去旅游要好些。

当时没有网络,寻找资料比现在困难得多。好在驻伊朗大使馆驻伊朗文化处有不少有关伊朗历史的书籍和资料。当时使馆文化专员任维夫,为人慷慨豪爽(《我在伊朗下围棋》一书中披露的那张中日韩三国围棋比赛现场的照片就是他拍的),得知我想了解有关波斯与里海相关历史后,一下子给了我一沓子资料,有书也有活页资料。

谭福甲先生(左二)等水利专家与作者夫妇(右一和右三)合影,摄于年春

我当时要求不高,只想旅游时有备无患,多了解一些有关里海的历史和地理知识总是好的,于是急用先学,囫囵吞枣,结果也只了解了一个大概。不过也就是这样一些零碎的知识片段,让我是次里海行感到比较充实,后来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niyalaa.com/czjs/76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