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呵斥孩子、大骂孩子,妈妈皱眉、爸爸暴跳,孩子大哭大闹。这样的场景恐怕我们每一个当家长的都经历过或者是感受过。怎么样?每一次这样的一幕结束后,身为家长的您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发泄之后的快感?无法释怀的落寞?亦或是一种深深地无力感?
低声效应
其实,当佟丽华老师说中国99%的家长都不合格的时候,也包括我们没有学会怎样与孩子交流,尤其是孩子犯了错误以后的交流。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方法,但愿对您有所帮助,它的名字叫“低声效应”。
“低声效应”是指人和人对话时,一个人低声容易使得对方说话低声,一个人高声也容易导致对方说话高声。
美国某大学的语言研究班曾与美国海军合作,研究在军事行动中一项指令的下达应该以多大声音发出最合适。实验者通过电话、舰船上的传声管,向接收者发出各种分贝的声音,结果表明:发送者的声音越高,接收者回答的声音越高;发送者的声音越低,接收者回答的声音越低。
“低声效应”运用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样有效。尤其是在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我们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轻声细语地和孩子讲道理,这种“悄悄批评”的方式往往比大声、严厉的训斥效果更好。
吼叫的破坏力
有人说,人和人之间心的距离远了,才需要高声大叫,不然对方听不见,大约热恋之中的情侣之间的心是最近的吧?他们聊天可都是呢喃细语呢!
所以,每次你对孩子怒吼时、咆哮时,其实你和孩子之间的心已经远走越远了。此时的孩子在恐慌之中,此时的你在坏情绪控制之中,又怎么可能解决发生在孩子身上的问题呢?你知道吼叫的力量有多大吗?我讲个故事你就明白了。
声音低一点
在《地球的星星》(一部印度教育电影)里讲了一个故事,说是所罗门群岛的原著民,砍树不是用刀,而是一群人围着要砍伐的树木大声吼叫,过一个月后,树木就自行枯萎倒地,一棵树木尚且会被吼死,那么你的孩子呢?每一次的吼叫给心灵带来多大的创伤啊?
所以,每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让我们静下心来,换一种姿态,换一种心情和孩子交流。声音低一些,慢一些,心情平和一些,再平和一些,也许,会有你意想不到的奇迹发生啊!
作者简介
水上妈妈,“夫子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