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常识货币形式流变

烹饪后的蔬菜要立即食用 http://www.bd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changshijijin/44716.html
历史上的货币是它所处时代遗留下来的印记。人类生活的社会化,有两大媒介:语言和货币。语言(文字)实现人际间精神(思想)层面的沟通和交流;货币则媒介着人际间的物质交换。二者相较,语言(文字)有极强的历史传承性(惰性),可历经千年而不改;货币虽然也有历史传承的一面,但它更多地反映了其所处时代的信息。如果说历史文献是我们了解历史真像的“人证”的话,彼时的货币,则可以看作是更加可靠的“物证”。货币史上的中西差异是明显的,但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货币形式演化进程和轨迹方面。货币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主要货币形式,中西则大致相当。我们以中国货币史为背景,来还原历史上曾经的货币形式。中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安阳妇好墓中发现了将近七千枚贝,可见殷商时期,贝的使用已经较为广泛。早期历史上曾经用作货币的贝有多种:天然贝,及其仿制品:陶贝、玉贝、骨贝、石贝、铜贝、涂金贝、贴金贝、包金贝、纯金贝等等。世界上各民族,多有使用贝币的记录。亚洲有印度、缅甸、斯里兰卡、土耳其,均有贝出土;美洲的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的印第安人曾用贝;欧洲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初期的遗迹里也有贝壳的发现;非洲沿海一带及澳洲新几内亚北部各岛和所罗门群岛等地方都用过贝。贝作为早期的货币,只能作这样的解释,贝被赋予了超自然意义(诞生、复活与再生),成为普遍可接受的价值符号。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中论述到,中国最早的货币,的确是贝。在我国的文字结构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都从“贝”,如货、赋、财、费、资、贾、贷、贵、贱等。可见在中国文字出现前,贝壳已经是体现价值的东西。《说文解字》讲,“贝,海介虫也。居陆名猋,在水名蜬,象形,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世俗社会、商品流通会冲击古老的信仰传统。谷帛为币始于何时,已难考证。但自周至汉,由于钱重物轻,铜钱的使用,并不十分普遍。《孟子·滕文公上》中孟子问陈相,许行的衣冠器械,从何而来?陈相答道,都是以粟易之。《盐铁论》也记载说当时买肉的人,“负粟而往,挈肉而归”。千家驹、郭彦岗在《中国货币演变史》中说到,中国历代都把谷帛作为重要的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与金属货币并重。每当时局混乱,谷帛的货币作用立即显示出来。汉末时流传的一首童谣是,“虽有千黄金,无如我斗粟,斗粟自可饱,千金何所直?”从东汉末年开始,谷帛取代黄金、铜钱,成为主要的货币。唐代普遍使用绢帛为币。当时绢帛可以说是十足的货币,具有货币的各项职能。加藤繁《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中曾讲到,绢帛是丝织物的一种总称,种类很多,主要有锦、绣、绫、绮、罗、纱、榖、绢、缣、绨、綵、绸等。绢帛作为货币的用途,从私经济方面主要有,贿赂请托、好意的赠遗、布施、谢礼、悬赏、物价的支给(即买卖、支付)、物价的表示、赁费、放债、蓄藏等,从公经济方面主要有,赋税、上供、进献、财政支付、军费、赏赐等。且绢帛在公私经济上的用途,范围均较金银为广。据统计,《资治通鉴》的唐纪部分,使用绢帛为币记录(约次)比金银铜钱出现频率要高。绢帛作为法定货币,在唐朝是有明文规定的,如“布帛为本,钱刀是末”。谷帛为币,是经济形势使然。交换不发达,特别是经济窘困时,实用理念往往会占上风。谷帛为人们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东西,此时更容易被接受。但是,由于谷帛笨重,不便携带,当市场超出一定距离后,谷帛为币的不便之处便显现出来。同时谷帛作货币,本身也容易出弊病,“湿谷以要利,作薄绢以为市”,奸商投机作弊,致使谷帛品质不一,作价困难,使用不便。再之,谷帛与铜钱相较,其使用价值,虽不下铜钱,若用为偿付物价,则不如铜钱方便,用于价值贮藏,亦不如铜钱稳定(谷帛不可久贮藏,恐有损坏、变质之虞)。在谷帛与铜钱混用时,若铜钱量足,则谷帛必处下风。谷帛为货币,一直行用到唐中叶。玄宗天宝以后,(谷帛)渐渐为钱币所代替。前后有五、六百年。实物(金属)为币,有一个固有的弊病,就是实物的商品性与其货币性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实物用做商品消费使用,还是用做货币去交换别的东西,二者之间存在利益上的竞争关系,影响货币流通的稳定性。作为商品的实物,其市场价格受到产量、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极易波动。而作为货币的实物,其市场价格(即购买力)要求稳定。这就形成了实物作为商品的价格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力的不对等。金属货币也是如此。当铜作为商品的价格高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力时,铜就会从货币领域退出(销熔);当铜作为商品的价格低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力时,就会有更多的铜出现在货币流通领域(盗铸)。货币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铜铸贝币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金属铸币。年山西保德县城西南黄河岸边的商墓中,一次出土了枚磨背式大型无文铜贝,其形状仿自海贝,面无文字,上有一道直沟和壳口,直沟两侧铸有齿纹。保德铜贝是迄今所发现时代最早的金属铸币,距今有多年历史,其体型硕大,铸造精美,并经过细打磨,属磨背式直齿沟大型无文铜贝,堪称人类金属货币之鼻祖。据说,战国时期的布币、刀币多从模仿农具形状而来。铜钱外圆内方的形状来源,货币史学界有三种说法,一说由纺轮(工具)演变而来;二说由璧环(饰品)演变而来;三说钱圜函方是取象于贝。还有一个证据,早在五千多年前,辽宁红山文化圜丘建筑法式的设计,就是圆方图的形状。圆中纳方,是建筑的基本格式,不知道这与金属铸币外圆内方的形制,之间有什么联系?中国历史上的金属铸币,与西方比较,大抵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中西金属铸币在外在形状上都是由不圆到圆形转变,这大概是圆形有利于流通使用,但中国铸币稳定下来的形状是“外圆内方”,而外国的金属铸币多是实心。二是中国古代钱币上多用文字,西方古代钱币上多用图形,说明中国古代文化重抽象概念,西方古代文化重具体形象。从较早的铸币齐刀来看,目前已经发现并著录的有“齐法化”、“齐之法化”、“安阳之法化”、“节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齐建(造)邦长法化”等数种文字。“化”古通“货”,法化的意思是法定货币,货币铸造已经在国家的法律规范内。三是中西古代在钱币的币材上不同。中国历史上铜铸币始终占据金属货币流通的主体地位,而古希腊的货币是以银为主,西欧货币多以金为主。这一差别,在中西货币演化分野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四是古代中国钱币铸造,名义上多数时期是中央政府统一铸币权,而实际上铸币权多分散在地方以及民间(私铸),且铸造工艺简单(范铸),以至于有人曾不无过激的讲过,古代中国市场上流通的铸币没有任意两个是完全相同的。而西方的铸币多为锻压、机制,制作精美,形状如一。货币单位轻重是决定铸币稳定流通的大问题。早期的铜钱流通混乱于其单位重量,这种状况一直到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年)。汉五铢钱轻重适宜,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铸币,自汉以来先后流通了多年。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公元年)七月,铸开元通宝(重量和五铢钱几乎相同),货币单位改变为“文”,结束了以重量为钱币名称的阶段。从此,中国币制发展为通宝币制,直到清末,沿袭近年。清光绪年间,始铸铜元(大清铜币)以补制钱之不足,北伐以后,铜元逐步退出流通。至此,在中国通行多年的铜钱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唐代之前,黄金使用多于白银。宋代以后,白银的货币作用逐渐上升,黄金逐渐退藏。明世宗嘉靖八年(公元年),政府规定银两的成色、重量和单位,又定为纳税的法定货币和财政收支的计算单位。至此,银两制度确立,实现白银货币化。银两制度在清朝得到较大发展。布罗代尔对此有过一段形象的描述: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使用整个银锭,购物者“随身带有钢剪,根据所购货物的价格把银锭铰成大小不等的碎块”。每个碎块都需要秤出重量,买卖双方都需要使用戥子。一个欧洲人在年和年之间说过:“中国最穷的人也随身携带一把凿子和一杆小秤。前者用于切割金银,后者用于秤出重量。中国人做这件事异常灵巧,他们如需要二钱银子或五厘金子,往往一次就能凿下准确的重量,不必增减。”但是,银块流通毕竟不方便。到清朝末年,开始铸造一两重的银元,由于当时市面流通的是在世界上流通很久的轻重适度的七钱二重量银元,一两重的银元无法流通只得停铸,而改按流通规格铸造七钱二重量银元。货币单位也就随之由“文”改变为“元”。吕思勉说,古代中国金属铸币流通有两处劣点。一是私销私铸无法禁绝。如果铜铸币份量过轻,则私铸之风难以禁止;如果铜铸币份量较重,则私熔(或称为销熔)的行为亦难禁止。私销私铸下,货币流通呈现一种多则益多、少则益少的状态,难求稳定。西方早期货币理论中有一个所谓的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即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属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同实际需要量相适应,因而不易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这一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不契合古代中国金属货币流通的历史事实。彭信威也谈到,铜钱私铸,本来是货币不足值(流通中货币过多)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私铸问题,而私铸无疑进一步加大了流通中的货币量,进一步推动物价上扬;铜钱销熔,是由于货币金属作为物的价值大于其作为货币的价值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本来是货币较少,这种较少又引起货币销熔,进一步减少了流通中的货币量,加剧了通货紧缩。因此,古代中国历史上的铜钱私铸和销熔现象,不是如所谓金属货币流通规律所讲的那样,金属自动地进入或退出流通会自动稳定货币的购买力,而是加剧了货币流通的不稳定。这一现象的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古代铸币多采用范铸,技术门槛低,民间容易模仿操作,货币金属与金属铸币之间的转换成本较低。二是钱之不足于用。货币金属系自然之物,数量有限,经济增长,必要求货币量增加,然受金属量限制,货币量无从增加,故有钱不足用之说。中国历史上多次实行禁蓄钱政策,实钱荒使然。如唐后期反复宣布禁令,元和十二年(公元年)颁布《禁蓄钱令》,规定私贮现钱不得超过贯,超过的限一月内买物收贮,如钱数过多,则不得超过两个月。违犯的按不同身份定罪,平民要痛杖处死。再如南宋时,绍兴二十九年(年)户部奏准民户积钱不得超过1万贯,官户不得超过2万贯;超过两年不用来买物的拘捕入官,告发的有赏。实际上,后来纸币的出现,以及逐渐的白银货币化,个中原因,或多或少地都与铜的匮乏有关。在较完整货币的意义上,北宋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最初交子由民间自由筹办,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年),朝廷设益州交子务,交子成为官方发行的流通纸币。此后,南宋、金、元、明、清都曾流通国家纸币。元代是中国古代纸币发展的极盛时代,始终行用纸币,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纯纸币制度。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纸币币值稳定时间短,贬值时间长,最后都彻底失败,伴随恶性通货膨胀与政权存亡相始终,最终变为一张废纸,为市场所排斥。古代中国纸币是一种代用货币、管理货币、外生货币,与肇始于西方的现代纸币不同。交子虽然是以纸为币材,但最初的交子,与其说是纸制的货币,不如说是一纸凭据更为准确。在交子的背后,是其可兑现成铜钱铁钱的承诺,交子实质上是借助于铜钱铁钱的名义流通的,是铜钱铁钱的代表。交子只是支付工具,没有形成独立于金属铸币之外的价格标准,其实质意义是代币,而不是一种独立的货币形态。虽然后来政府接手交子事务后背弃承诺,屡屡贬值且最终不再兑现,但市场也是毫不留情地遗弃了这种代币形式。所以说,如果认真起来,中国历史上的纸制货币,不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的一种货币形式。说纸币最早出现在中国,不如说纸制的货币形态,最早出现在中国,更为准确。真正的纸币最早出现在西方。是那种独立于金银等金属货币而存在的,完全靠政府信誉流通的纸制货币。虽然其演变过程也经历了银行券、可兑现黄金白银等纸制货币形式,但最终真正的纸币完成了独立于货币金银进入流通媒介商品交易的艰巨任务。南京国民政府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创制的新的纸币形式,完全是向西方学习的,包括我们当前的人民币纸钞纸币流通,对接的是西方的制度传统,与中国古代货币史,没有关联。综观中国各朝代发行的纸币,从宋代的交子到清代咸丰官票宝钞,历史上各朝代纸币币值稳定时间短,贬值时间长,最后都彻底失败,伴随恶性通货膨胀与政权存亡相始终。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纸币流通,国家政权因素当为主导,但仅靠国家政权使货币摆脱物,结果只能是货币流通的不稳定、货币持续贬值,最终是纸币提前退出流通或与政权一同消失。二是历代统治者都把发钞作为筹措军费解决财政困难的手段,发行纸币基本上是在战乱年代或财政困难情况下诞生的,交子、钱引、会子、交钞和咸丰官票宝钞等都是如此。历代国家纸币,均是以一纸无价值的纸钞,无偿征收民间财物。三是各朝代统治者发行纸币,都是用行政命令以行政方式强迫实施的,虽多数时候有纸币发行之准备,但在无任何有效约束下的所谓发行准备,也多为虚文。实际上是国家既无发行准备金做保证,缺乏信用基础,又不能限制纸币发行量,有效管理纸币流通。结果是纸币最终变为一张废纸,为市场所排斥。彭信威《中国货币史》总结了古代中国货币制度的特点。一是货币的各种职能,在中国不集中于一体。如金银多用作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铜钱多用作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等。二是铸造和流通的地方性。三是铸造技术多用手工,即范铸,结果是铜钱式样难得精美,成色常有参差,轻重也不易一律,以至于难以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铸币。四是铜钱的重量,从长期看,几乎稳定不变。两千多年来,中国的货币制度,没能经历从低本位(铜)到高本位(金)的升级,以及从“外生货币”向“内生货币”的转换。这是令人扼腕叹息的。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布罗代尔讲过,只要看一下是什么金属在一个经济里占主导地位,便能判断这个经济的发展方向及其健康状况。中国历史上铜钱始终占据金属货币流通的主体地位,而古希腊的货币是以银为主,西欧货币以金为主。古时中原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片宜农区域,黄河长江流域有宜人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物产,国家较早实现相对统一,市场发展相对活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多时候优于世界其他地方。如果从经济条件计,中国的货币演化应当尽快完成从铜本位到金本位的升级。遗憾的是,货币史现实不是这样。货币史上币材差异主要原因,大约是中国古代社会相对统一,源于威权的政府信用对不足值货币流通提供了部分保证,货币也主要服务国内贸易,对单位价值和货币质量的要求不高。千百年来,货币的名称和外在形式虽历经千变万化,但其内在的象征价值,从来没有变化过。货币作为价格标准和支付工具的角色定位也没有发生变化。货币形式及其制度的善恶成败,主要是看货币的购买力能否维持,使其不致搅扰经济生活。好的货币环境如同空气一样,人们生活在其中,却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一旦感受到了它的存在,必定是出了问题。所以说,如果社会上热衷于讨论货币问题,绝对不是一个好兆头。附:春秋战国时期,“货”和“币”各有其义。“货”多指商品,古人视“货”为财富。如“日中为市…,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币”多作皮、帛,日渐成为重要的支付手段。如“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据考证,我国最早出现“货币”一词是在《三国志·蜀书八》中,麋竺“进…金银货币以助军资”。顾炎武《日知录》中引元稹奏状,说自岭以南,以金银为货币。自唐朝以后,历代多用钱币一词,直到清末设银行,改币制,“货币”一词才较为广泛地使用起来。推荐阅读:

货币常识:货币是价格标准与支付工具的统一

货币常识:货币的神圣起源

李义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niyalaa.com/jtqk/5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