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亚新几内亚拉包尔
年1月3日,大西洋号停靠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另一座港口城市拉包尔。
拉包尔比阿洛陶大,似乎也繁华一些。二战时,这里是美军和日军反复争夺的地方,战斗之惨烈在南太平洋战场上屈指可数。岛上的战俘营中囚禁着很多从中国大陆押至此地的国军战俘,他们在这里充当苦工,最后惨死他乡。所以,我在购买岸上项目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太平洋的记忆”,希望能站在这个海岛上凭吊那些先烈。
破旧不堪,挡风玻璃有着十几道裂纹的旅行车拉着我们在坑洼的路上飞驰,我坐在最后一排,更是颠簸。天气炎热,没有空调的车里闷热异常。这些我都能忍受,但是当地导游似乎对这段历史似乎完全不了解,我没有听到一句对此的讲解。我再三询问当时的战况,导游是一脸茫然,别说历史了,就是连拉包尔有多少人口这样简单的问题他似乎也不了解。
到了二战博物馆,里边摆放着一些战争中遗留下来的千疮百孔的坦克、装甲车、高射机枪、炮弹壳,既没有文字说明也没有讲解。这样的服务船方居然收费每人美元,而这个博物馆的门票是2美元。这让那些黑旅行社的“北京一日游”情何以堪!
我们来到死难者陵园,大理石的基石上耸立着三座黑色墓碑,分别是:故陆军上士曹君友生之墓
故陆军步兵上尉吴拱坤之墓
故陆军上士孔君宪意之墓
我在墓碑前脱帽三鞠躬。
距陵园几百米的山上有日军为躲避美军轰炸的洞穴,打着手电在阴森森的洞穴里步履蹒跚,虽然只开放了一少部分,可还是能看的出工程之庞大。有楼梯、餐厅、厨房,还有运送食品的升降的通道。我摸了摸洞穴的四壁,都是坚硬的岩石,当年那些民夫和战俘是怎样一锹一镐地挖出这么大的一个洞穴的?真不敢想象!
拉包尔是此次行程在南太平洋的最后一站了,怎么也得再买点纪念品。早上8点大西洋号刚靠岸我就下船了。
此时码头前面的道路两侧已经有不少地摊了,我这摊儿看看那摊儿瞅瞅,先是用16美元买了一个人物侧脸的木雕,然后老袁在另一个摊儿上买了两条裙子。在靠右最后一个摊儿上看到了3个大海龟壳,虽然处理得不太好,但是够大,纹路也挺好看。我指着中间最大一个问多少钱,看摊的人要30元,最后降到25元,我身上只有美元,掏出来给他看,他摇摇头,表示没钱找。于是我就赶忙回船上换钱。1美元可以换3元当地货币,但船上却只给2.8元。每10美元给一个装着28元当地货币的小塑料袋。换完钱急忙再去那个摊上,掏出一个塑料带给卖龟壳的人,他打开袋子数了数就把龟壳给了我。我当时一愣,转而一想,我刚才木雕买亏了,应该是16当地货币。
下午3点多又去摊儿上转,龟壳已经没了,一个姑娘正在买我上午看上的大海螺壳。手上还有些当地货币,怎么也得花出去。转来转去,看到了一个细长的椭圆形木雕,上半部分是两只头对头的天堂鸟,下边是一个人脸,雕刻得挺精美。我问价,摊主说40,我还以为是40当地货币,但摊主说是美元。在我讨价还价的过程中,有个老外一直站在我身边看着这个木雕,我吸取了在霍尼亚拉的教训,赶忙把木雕拿在了手里。最后当地货币成交。老外会说中文,看我成交了说:如果你不要我就要了。我说:那不好意思了!他笑了笑说:是你先看上的。他转身又对旁边的游客说:这是南太平洋最后的了,不买,就没了。
买完木雕继续转悠,发现这会儿摊主要的都变成美元了,如果给当地货币就乘三!
回到船上我多少有点不安。是他们集体涨价按美元收了,还是早上买的那个海龟壳少给了人家钱了?但愿是他们集体涨价。
晚上8点,邮轮再次穿越赤道回到北半球,离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听说北京雾霾又爆表了,抓紧时间享受太平洋上新鲜的空气和充足的阳光吧。
写于/1/4巴布亚新几内时间17:33
最后三站:塞班釜山福冈
此次“海上长征”还有三站就结束了。从11月30日从天津刚出发到现在,大西洋号两次穿越赤道,航行了海里,到了济州岛、塞班、所罗门群岛霍尼亚拉、瓦努阿图维拉港、斐济苏瓦、汤加努库阿洛法、法属波利尼西亚帕皮提、法属波利尼西亚波拉拨拉、美属萨摩亚帕果帕果、法国海外领地新喀里多尼亚努美阿、巴布亚新几内亚阿洛陶、巴布亚新几内亚拉包尔;我在船上看完了《飘》、《海底两万里》《寻味》《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写了3万字的旅行记录;喝掉了三瓶葡萄酒、两瓶白兰地、一瓶威士忌、无数啤酒;在健身房把凸起肚子练得平坦了一些;在甲板上把自己晒成黑人。
日久生情,我渐渐地喜欢上歌诗达大西洋号了。
这是一条意大利的邮轮,有“海上意大利”之称。它和我几年前乘坐过的美国皇家加勒比“海洋航行者”号相比要小很多,“海洋航行者”可以乘坐六千余人,而大西洋号只能容纳两千多人,而其在豪华程度和娱乐设施方面也比“海洋航行者”略逊一筹,但大西洋号的那种优雅的韵味却是“海洋航行者”所没有的。如果把“海洋航行者”是拉斯维加斯,那么“大西洋”号就是佛罗伦萨。
“提香餐厅”“帕帕拉齐葡萄酒廊”“波提切利自助餐厅”“蝴蝶夫人啤酒广场”“卡鲁索剧场”“珊瑚厅”“丹特迪斯科舞厅”,单是这些名字就让人心动;每晚宵夜现烤的意大利披萨、酒吧调酒师烫过的白兰地酒杯、酒廊里穿着礼服演奏小提琴的意大利帅哥、剧场里充满浓郁意大利气息的舞蹈、每层楼梯墙壁上的油画和展柜里意大利玻璃艺术家的作品,都让我流连忘返。
离开它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心中竟有些不舍。以后,我不知道能否再次登上它,但我会想念它。
明天大西洋号将要第二次到达塞班,这是此次行程中唯一停靠两次的地方。可能是因为塞班岛是进出太平洋的要塞邮轮别无选择吧?过了塞班就进入菲律宾海了。
今天上午我再次去了10层甲板晒太阳,过两天天气就会冷下来,晒太阳的机会不多了。
写于/1/6塞班时间16:55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