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69081.html
这也许会是一篇让爱猫人士心痛的文章。你当然可以不认同本文作者对于野猫的“清除”观点,但有一个明显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如果所谓猫有“猫权”,那么鸟也有鸟权,青蛙也有蛙权,脆弱而复杂的生态链由于我们人类的某些行为逐渐发生演变。此文作者为我校高二学生李维。
近来,我在外校新闻节目看到这样一件事:教学楼附近住下了一群野猫,同学们逗猫、喂猫,与猫共处,好不温馨。可当保安及校领导发现后,认为野猫可能携带疾病,危害学生的建康,决定予以捕杀。
学生们知道后纷纷想解救这些即将消失的猫,呼吁同学们领养,无果;向动物收容所救助,无果;只得做这样一期用情真切的节目来宣传这件事。然而作为生物研究社社长,我有必要负责任地告诉大家:除去校园中的野猫是合理的。
图片来自网络
爱猫的同学看到这里,估计要生气了,认为我没有爱心。可是,请让我们冷静地审视一下校园环境中的野猫:虽然名叫野猫,但中国分布的小型猫科动物仅有豹猫、金猫等10余种,且均保留其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天性,数量较少,并未进入宠物市场,所谓野猫,其实全是原产自中东地区的非洲野猫,也就是流落街头的宠物猫。
这些不属于本土环境的猫以各种小动物为食,比如危害人类的老鼠,当然还有大量的本土鸟类、兽类、爬行类。由于猫是天生的捕食者,它们即使不饿也会本能地杀死抓到的猎物,对生态系统构成极大的威胁。这些可爱的杀手可能比你想象中更致命。
讲到这,很多同学应该明白为何收容所不接收野猫了:它们数量众多,健康状况不明,占用收容所的宝贵资源不说,对生态还有危害。
图片来自网络
我也是一名“铲屎官”,能理解你们对捕杀行为的愤慨以及保护动物的决心。讲到保护动物,让我们来看看校园的生态吧。在我进入外校的近两年里,我与社员通过目击辨认、拍照、标本采集等方法,在校园内记录昆虫纲47种、唇足纲4种、倍足纲2种、蛛形纲10种、鸟类6种、两栖爬行类7种,另有入侵生物6种。
从物种数量上看,校园的生态不算差。但有意无意的建设施工让这些动物有时无处安身:从新校门到操场的校道边,荫凉的地面上铺着枯叶,其间住着以蚊子、苍蝇、蟑螂等害虫为食的南滑蜥。但是几番大清扫下来,枯叶层没了,土壤失去了保护,变成了干燥的沙地,原先栽种的绿化植物也状态欠佳,再也没有枯叶间穿梭的小卫士来阻挡围墙外臭水渠中蚊虫的入侵。
舞台后器材室旁的草地上,有一堆圆圆的水泥墩,其间的阴凉处是黑眶蟾蜍、斑腿泛树蛙、齁鼱、双带扁蝇虎、钩盲蛇、花狭口蛙等动物的住所,这些动物以白蚁、蜗牛、蚊虫、蟑螂为食,对校园生态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是数堆建筑垃圾,让这些动物没有了容身之处:现在,在校园其他位置已记录不到上述物种了…
同学们,爱护动物、保护动物不是有“爱心”地喂养一两种可爱动物或杀死一两种看似恶心可怕的动物,这样的“可爱动物保护主义”是严重缺乏环保知识与素养的表现,不但不能真正地保护环境,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就以校园野猫为例,如果保护它们,任由它们在校园里繁衍生息,要知道猫的繁殖能力是很强的,它们很可能会大量捕杀蜥蜴、鸟类。害虫没有了天敌,蚊虫、蟑螂将横行校园,给大家的生活甚至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举例来说,日本就有很多个猫岛,就因为猫咪数量过多,导致病猫泛滥、传染病肆虐,居民被迫搬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想出的对策是:捕捉—绝育—放回。虽然这个方法还是挺好使的,但是也给政府带来了繁重的额外工作和经济负担。
日本猫岛。图片来自网络
在自然界中,没有谁是独自活着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不能用简单的美丑或益虫害虫来划分界定物种。我更希望大家能把眼光投向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物种。不受人待见的蛤蟆、树蛙,在每个安静的夏夜奋力消灭着校园各处的蚊虫,在白天又悄悄地躲起来安眠,比烟雾弥漫、使人不适的杀虫剂更安全、更高效、影响更小,而使它们发挥作用的条件,仅仅是在校园里为它们留下一个小小的安身之处。
我支持这样为了学生的安全而大规模整改校园的努力,但我从节目上得知,学校是担心学生与猫经常接触,会被猫传染疾病,才决定要大规模灭猫,实际上,我们常常在校园里见到的非洲大蜗牛,它们对环境和健康安全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非洲大蜗牛。图片来自网络
非洲大蜗牛,又名褐云玛瑙螺,著名外来入侵物种,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对蔬菜、绿化等危害也极大;每当下雨天,这些近十厘米的大蜗牛便横行校园,而只需拿垃圾袋持续地人力收集杀死便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比抓猫可简单不少)。
另外,对于学校,我也想提些小小的建议。上网稍微粗略地查找一下都能知道,高中教学楼前草地上新种的玉龙草是阴生植物,不喜阳光直射,所以大半个学期下来,烈日灼烧下的玉龙草长势不佳,只有树下和荫凉处尚有几株存活。
图片来自网络
我是个热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人,同时我也是一名外校的学生,希望校园环境越来越好,布局越来越科学合理,越来越丰富多彩。作为学生,同学们一样可以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校园各处花基中的入侵植物火炭母,路过便可以拔起:
入侵植物火炭母。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我们能为她做的,确实还有很多。在把自己放到环保的位置上之前,请先扪心自问:会吗?懂吗?敢吗?
以上几点只是个人浅见,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欢迎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则不胜感激之至。
参考文献
《博物》杂志、《常见野外蜘蛛识别手册》、《常见野外蝴蝶识别手册》、《常见野外鸟类识别手册》、《常见野外昆虫识别手册》、《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参考网站:搜狗百科,爬行天下论坛,rlyl的自然世界。
广外附设外语学校
“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
长按识别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