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哪里好 http://m.39.net/pf/a_4786505.html
人类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场战争像太平洋战场一样以一个如此独特且戏剧性的方式开始。年12月7日清晨,渊田美津雄率领的架零式战斗机、九七舰攻和九九舰爆从珍珠港上空的云层中俯冲下来时,上至山本五十六、下至日本军舰上的炊事兵都十分清楚,历史即将不可逆转地进入一个新的篇章。不经意间,我也在年游览了夏威夷的珍珠港,为此次太平洋战场之旅拉开了一个提前了六年的帷幕。
?从“Z作战”到“攀登新高山”
美日两国走向战争的政治、经济、外交背景相当复杂,但是基本的事实是从-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径愈发猖狂、日本军队在年9月铤而走险占领法属印度支那(FrenchIndochina)并促成日本加入德意日三国同盟,美日两国的关系走向破裂,以至于美国在年7-8月对日实行了战争物资的全面禁运和日本在美资产的冻结。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一意孤行,双方未能在此后的谈判当中取得进展,日本的石油等资源储备则在禁运下逐渐见底,最终日本选择了战争的不归路。
年末的太平洋政治局势,可见夏威夷群岛的关键地理位置
早在两国关系彻底恶化之前,美国就作出了相应的军事部署,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FranklinD.Roosevelt)于年5月决定将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从圣地亚哥(SanDiego)派遣至夏威夷(Hawaii)的珍珠港(PearlHarbor),以震慑日本。夏威夷群岛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分别距离日本东京6,公里、菲律宾马尼拉8,公里、美国加州圣地亚哥4,公里,而且夏威夷和美国本土之间是地理上的“东太平洋屏障”(EastPacificBarrier)、几乎没有任何岛屿,其西侧却存在着大量岛屿、一路指向亚洲大陆和日本本土。自从美国在年获取夏威夷群岛之后,它就成为了美国在太平洋上最重要的桥头堡。然而,夏威夷相对突前的地理位置也意味着更大的危险,因此时任太平洋舰队司令的詹姆斯·理查德森上将(JamesO.Richardson)几次三番提出抗议,指出美军太平洋舰队容易遭到袭击,但是他在年2月1日被哈斯本·金梅尔上将(HusbandE.Kimmel)替换。
强烈反对移驻珍珠港的理查德森
金梅尔上将(居中)于年与太平洋舰队正副参谋长研究形势
大洋彼岸蠢蠢欲动的日本海军也将目光投向了珍珠港。早在年,海军大学校就进行过以航母突袭珍珠港的推演,后来成为第1机动部队参谋长的草鹿龙之介少佐也主持了关于空袭珍珠港的讲座,时任水雷学校教官的山本五十六大佐更在次年提出了进攻夏威夷的想法。由此可见,日军袭击珍珠港的构想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不过,日本海军主流的对美作战方针还是依照日俄战争胜利经验设计的“渐减邀击作战”,即通过攻击美国的菲律宾殖民地引诱美国海军主力前来救援,然后以航空兵、潜艇、驱逐舰等辅助力量不断将其削弱、直至最后以主力战列舰在舰队决战中将其消灭。
年山本五十六在联合舰队旗舰长门号战列舰上研究战争计划
无论这个计划本身是否可行,年升任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山本五十六大将完全否决了这一构想。他曾在-21年担任驻美武官,期间在哈佛大学学习,十分了解美国巨大的战争潜力。他认定对美作战唯有速战速决,而绝不能陷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因此,他依照年英军突袭意大利塔兰托的经验,在航空专家大西泷治郎少将、第1航空舰队航空参谋源田实中佐、第2航空战队司令官山口多闻少将的帮助下,制定了极具创新性的“Z作战”计划。此计划决定以南云忠一中将麾下、下辖日本全部6艘主力航母的第1航空舰队突袭珍珠港,力求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为了实现这一计划,日军专门改装了可以在珍珠港港内浅水中使用的空投鱼雷,日军的九七舰攻、九九舰爆也分别作为鱼雷机、水平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进行了反复演练。为了确保战果,日军还派出了伊-16、伊-18、伊-20、伊-22、伊-24号潜艇,各自搭载一艘“甲标的”微型潜艇,用于潜入港内对美军战舰发射鱼雷。这一行动由第3潜水队司令佐佐木半九大佐负责。
年10月30日从空中拍摄的珍珠港:正中间是海军的福特岛机场(PearlHarbor/FordIslandNAS)
美军方面虽然意识到美日战争一触即发,但是却没有想到日本人敢于派出航母直接偷袭珍珠港。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上将与陆军夏威夷卫戍司令沃尔特·肖特中将(WalterC.Short)均没有对此作出防范。当然,美军军政高层和情报部门同样失职严重,没有及时向夏威夷的两位指挥官传达重要信息。结果,两位指挥官采取了灾难性的布置:海军将6艘主力战列舰分两排停放在“战列舰大道”上,而且没有防雷网保护;陆军则为了防止间谍破坏,将机场上的飞机则集中停放在机场中央,完全没有任何隐蔽或者防护措施。
肖特中将
东京时间年12月2日下午17:30,日本政府作出宣战决定,第1航空舰队司令官南云忠一中将收到了“攀登新高山”的命令,意味着偷袭计划将在东京时间12月8日,也就是夏威夷时间的12月7日执行。按照具体计划,5艘微型潜艇将先行潜入港内,随后日军赤城、加鹤、苍龙、飞龙、翔鹤、瑞鹤6艘航母上的架飞机将作为第一攻击波于拂晓时分出击,如果未遭到抵抗就依次雷击、俯冲轰炸、水平轰炸。如果美军有所准备则改为强攻,依次俯冲轰炸、水平轰炸、雷击。
上方黑线日军机动部队的行动路线,下方的红、蓝两条线分别是企业号和列克星敦号航母的动向
突袭开始前,日本间谍报告港内有9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17艘驱逐舰,船坞内还有4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企业号(USSEnterprise)和列克星敦号(USSLexington)航空母舰却均不在港内。即便如此,南云忠一认为机不可失,决定按照计划展开突袭。于是,夏威夷时间年12月7日凌晨,日军微型潜艇提前出发。3:42,美国扫雷艇秃鹰号(USSCondor)和驱逐舰沃德号(USSWard)发现了其中一艘甲标的潜艇,并且立即上报。
打响了太平洋战争第一炮的沃德号驱逐舰(拍摄自战争中后期)
沃德号舰长奥特布里奇上尉,他因为果断击沉敌艇荣获了海军十字勋章
6:30,美军船只和PBY飞艇再次发现了微型潜艇的踪迹,沃德号舰长威廉·奥特布里奇上尉(WilliamW.Outerbridge)直接发现了日军微型潜艇的潜望塔。奥特布里奇果断下令开火,在6:45打响了太平洋战争的第一炮,然后以第二炮击沉这艘微型潜艇。在此情况下,奥特布里奇再次立即上报,但是当值军官却仍然没有重视沃德号的报告。值得一提的是,日军的5艘微型潜艇全部被击沉或者搁浅,10名成员中9人死亡、1人被俘,按照双方资料来看大概没有取得任何战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派出甲标的微型潜艇险些破坏了日军偷袭的突然性,实为得不偿失之举。然而,美军当值军官的失职化解了这种可能,就在沃德号开火30分钟前的6:15,日军第一攻击波已经从航母上腾空而起。
沃德号的三号炮组:正是这门炮击沉了日军微型潜艇,拿下了太平洋战争的第一个战果
搁浅的HA-19号甲标的潜艇
?虎!虎!虎!
早晨6:45,美国陆军雷达站的两名二等兵在荧幕上发现大批不明飞机正在靠近瓦胡岛(Oahu),当即上报给防空中心。然而,值班的科米特·泰勒中尉(KermitA.Taylor)判定这是来自加州的美军B-17轰炸机,因此没有作出任何反应。事实上,他们发现的正是日军第一攻击波的庞大集群。早在5:30,日军利根、筑摩号重巡洋舰各自派出了一架零式水侦分别对珍珠港和拉海纳锚地(Lahaina)进行最后的侦查,不久之后的6:15日军第一攻击波也开始起飞整队。两架侦察机分别于7:35发回报告:在珍珠港发现9艘战列舰、1艘重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而拉海纳锚地未发现美舰。于是,日军第一攻击波按照原计划扑向了珍珠港、放弃了最后一个中止行动的机会。
日本飞行员接受出击前的最后指示
准备从翔鹤号航母上起飞的零战和九九舰爆
7:40,日军架飞机组成的庞大机群终于从五个方向飞抵瓦胡岛上空。这个由渊田美津雄中佐指挥的机群分为三组,其中第一组包括49架九七舰攻挂载由战列舰主炮炮弹改装的kg穿甲炸弹、用作水平轰炸机,另40架九七舰攻挂载鱼雷、用作鱼雷机,准备协同攻击美军战列舰;第二组51架九九舰爆用于俯冲轰炸美国海军福特岛机场(PearlHarbor/FordIslandNAS)、陆军惠勒机场(WheelerAirfield)和希卡姆机场(HickamAirfield);第三组43架零战负责掩护另外两组。
日军各组的飞行路线
7:49,担任第一攻击波指挥官的渊田美津雄中佐见港内一片安静,判定美军不会抵抗,因此发出一发信号弹、命令按照首先雷击的计划发动偷袭,同时由发报员发出了“突!突!突!”的攻击信号。然而,渊田美津雄认为有机组没能看到信号弹,于是又打出了第二发信号弹。不成想,翔鹤号飞行队长高桥赫一少佐误以为这是发射两颗信号弹、改为强攻的命令,于是带着手下的九九舰爆直接向美军机场俯冲了下去。然而,这一混乱并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美军仍然毫无反应。就在第一颗炸弹于7:51炸开在惠勒机场之后不久,渊田美津雄发出了著名的“虎!虎!虎!”信号,代表着偷袭成功。
第一攻击波指挥官渊田美津雄中佐
?“战列舰大道”的灾难
当日本飞机俯冲下来时,最令他们惊讶的就是六艘美国战列舰正分两列紧密停放在福特岛旁边。要知道,珍珠港内的全部战列舰不过是八艘。更令人惊奇的是,内华达号战列舰上浑然不觉的美军官兵们居然正在举行升旗仪式!当时美军战列舰大道上从左往右、从后往前依次是战列舰内华达号(USSNevada)、修理舰维斯塔号(USSVestal)、战列舰亚利桑那号(USSArizona)、西弗吉尼亚号(USSWestVirginia)、田纳西号(USSTennessee)、俄克拉荷马号(USSOklahoma)和马里兰号(USSMaryland)。前方不远处停靠着加利福尼亚号(USSCalifornia),干船坞内还有宾夕法尼亚号(USSPennsylvania)。7:57,赤城号飞行队长村田重治少佐率领的雷击组和渊田美津雄中佐亲率的水平轰炸组开始进入攻击位置。
偷袭珍珠港当天美军舰船位置的示意图
日本飞行员在攻击刚刚开始时拍摄的“战列舰大道”,可见美军的主力舰只是何等集中,又缺乏防备。
水平轰炸组的49架九七舰攻包括赤城15架、加贺14架、苍龙、飞龙各10架,以密集的五机编队攻击战列舰大道内侧的目标。待日军完成投弹后,亚利桑那号被直接命中了4枚kg重磅穿甲炸弹,其中最后一枚直接穿透了亚利桑那号前部二号炮塔的弹药库装甲,从而引发了大爆炸。另外,马里兰号、田纳西号和西弗吉尼亚号也分别被命中两弹,但是幸好都没有引发大爆炸。全部加在一起,日军投掷的49枚kg穿甲弹当中10枚命中,对于高空水平轰炸来讲准确率相当可观。关于日军命中的具体情况仍然存在着不小争议,美国历史学家艾伦·齐姆(AlanZimm)给出的数据是8枚命中或近失,依然算是不错。
日军水平轰炸机视角下的战列舰大道
亚利桑那号弹药库爆炸的瞬间
图中右手边就是当年的战列舰大道的后半段。每一个白色的纪念碑就代表着偷袭珍珠港中在战列舰大道上被击沉的一艘军舰
战列舰大道的前半段。左手边的就是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的位置标示,而照片中前方的残骸正是亚利桑那号的烟囱。
同时,战列舰大道外侧遭到了日军鱼雷的沉重打击。雷击组的40架九七舰攻当中,来自一航战赤城、加贺号的各12架首先扑向了战列舰大道,对外侧的战列舰造成了毁灭性打击。村田重治率领的赤城、加贺雷击队全部由精锐资深飞行员组成,配上相当先进的九七舰攻和九一式鱼雷,可以算是当时世界上最致命的反舰力量。一马当先的赤城号雷击队在美军作出反应之前就投下了鱼雷并扬长而去,因此未受损失。紧随其后的加贺号雷击队也取得了相当战果,但是遭到了美军防空火力的猛烈阻击,多达5架被击落。来自苍龙、飞龙号的各8架九七舰攻则首先扑向了美军航母锚地未果后才转过头来攻击战列舰大道,但是此时战场已经浓烟滚滚,而且外侧的战列舰非沉即伤,因此他们选择了飞过福特岛前去攻击美军巡洋舰或者将宝贵的鱼雷浪费在了犹他号训练舰(USSUtah)之上。
日本飞行员拍摄的照片:可见远处俄克拉荷马和西弗吉尼亚号被鱼雷击中产生的冲天水柱
攻击结束后的亚利桑那、西弗吉尼亚和田纳西号战列舰
在日军的鱼雷攻击中,加利福尼亚号中雷3条;俄克拉荷马中雷多达9条,因此倾覆沉没;西弗吉尼亚中雷7条;内华达仅中雷1条。同时,海伦娜号(USSHalena)和雷利号(USSRaleigh)轻巡洋舰分别被命中1条鱼雷、遭到重创,犹他号训练舰被命中2条沉没。除此之外,奥格拉拉号布雷舰(USSOglala)也被在不远处爆炸的鱼雷震碎了船体,不久后沉没。综上所述,日军第一攻击波的九七舰攻共放雷40条,其中竟有多达24条命中目标!艾伦·齐姆给出的数据是19条鱼雷命中,整体出入也不大。
遭到重创的加利福尼亚号战列舰
这艘小船正在救援西弗吉尼亚号战列舰的落水官兵,他们却救不了困在下层船舱中的水兵们
总之,第一攻击波的雷击组和水平轰炸组先后命中了港内的8艘美国战列舰,其中亚利桑那、俄克拉荷马、加利福尼亚、西弗吉尼亚号沉没,另有2艘轻巡洋舰被重创、1艘训练舰被击沉。这8艘战列舰中,亚利桑那号和俄克拉荷马号损伤最为严重:前者的主弹药库被直接命中,瞬间发生大爆炸,共人随舰死亡;后者被命中9条鱼雷,直接在8:08倾覆沉没。被困在西弗里吉尼亚号舱内的70名水兵命运最令人唏嘘:按照他们后来留下的记号来看,他们一直坚持到到了12月23日才终于因为饥饿、窒息在被困了整整16天之后绝望地死去。相比之下,日军第一攻击波仅有9架飞机被击落,其中只有5架是攻击战列舰大道的九七舰攻,可谓大获成功。不过,被击沉击伤的8艘美国战列舰当中有6艘后来都被打捞修好,重新投入战争,可见美国可怕的工业和科技实力,这严重削弱了日军偷袭的长期意义。无可救药的俄克拉荷马被美军拆解,唯有亚利桑那号还沉在港口中央,仍然时不时地向港口中渗出燃油。
笼罩在黑烟里的亚利桑那号战列舰
亚利桑那号的残骸中渗出的燃油
当然,美军也并非毫无反应:不少缓过神来的高射炮手英勇开火,其中包括西弗吉尼亚号上的黑人炊事兵多里斯·米勒(DorrisMiller)。从未接受过高射机枪训练的他毅然开火射击,可能击落了一架九七舰攻。因为此远超职责的英勇行为,多里斯·米勒被授予海军十字勋章。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海军最新一艘佛特级航母就将以他的名字命名。内华达号战列舰更是首开纪录,以击落1架加贺号的九七舰攻取得了太平洋战争中美军的第一个防空战果。
珍珠港上空高射炮火形成的密集弹幕
令我十分震撼的是美国人对于亚利桑那号战列舰阵亡官兵的态度。在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的纪念碑中,一面墙上刻满了当天随舰阵亡的官兵名单,并且用“英勇”一词形容他们。诚然,亚利桑那号几乎没有怎么反击就被击沉,但是它的舰员们仍旧被当作英雄对待。对于后人来说,能够设身处地地去考虑前人的状况、不以结果来衡量而正视牺牲实在不易。
亚利桑那号纪念馆上的阵亡烈士名单
攻击结束后的战列舰大道一角:从左至右分别是西弗吉尼亚、田纳西、亚利桑那号战列舰
?第二攻击波:内华达的奋战
在日军第一攻击波来袭时,内华达号舰长并不在舰上,因此由当职军官弗朗西斯·托马斯少校(FrancisJ.Thomas)代行指挥。由于内华达号受创较轻且位于战列舰大道末尾,托马斯少校在组织防空火力和注水工作的同时下令立即出港,以免坐以待毙。同时,当天的舰上值日军官、贵为海军中将之子的小约瑟夫·陶西格少尉(JosephK.Taussig)也在第一时刻组织高射炮火,并且在大腿被击中的情况下拒绝撤离,以至于最后被截肢。两人均因当天的高光表现荣获海军十字勋章。
正在试图驶向外海的内华达号战列舰
8:40,日军架飞机组成的第二攻击波开始抵达瓦胡岛,由瑞鹤号飞行队长岛崎重和少佐指挥。其中,54架挂载kg和60kg炸弹的九七舰攻负责轰炸其余四座美军机场,78架九九舰爆负责继续攻击受损的美军舰船,35架零战提供空中掩护。日军的九九舰爆主要挂载kg炸弹,威力远不如之前九七舰攻挂载的kg炸弹,但是其俯冲轰炸的精度远远更高,而且由号称“舰爆之神”的苍龙号飞行队长江草隆繁少佐率领。胆大妄为的江草隆繁决定选择攻击高射炮火最猛烈的美军舰船,理由是这样说明敌舰还具备抵抗能力,而没有已经被第一攻击波摧毁。
第二攻击波总指挥岛崎重和少佐
空袭珍珠港的九九舰爆
于是,在第一攻击波中逃过一劫、从干船坞里织起密集防空火网的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从9:05开始遭到了重点照顾,旁边的卡辛号(USCassin)及道恩斯号(USSDownes)驱逐舰也被殃及。1枚直接命中的kg炸弹对宾夕法尼亚号造成了严重破坏,另1枚则击毁了道恩斯号的燃油舱,导致3艘军舰均被大火焚烧,卡森号更是从船台上滑落砸在道恩斯号上。两艘驱逐舰因此基本报废。除此之外,檀香山号轻巡洋舰(USSHonolulu)、维斯塔号维修船(USSVestal)、柯蒂斯号水上飞机母舰(USSCurtis)和肖号驱逐舰(USSShaw)也遭到了九九舰爆不同程度的打击。
干船坞中的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后方)和两艘驱逐舰
干船坞内的肖号驱逐舰前弹药库惨遭引爆、发生了大火
面对汹汹来袭的日军机群,内华达号战列舰继续向珍珠港的出口艰难航行,结果招致了14-18架日军九九舰爆机群的围攻,接连被5-6枚kg炸弹命中。最后,托马斯少校为了防止阻塞航道在9:10将内华达号自行搁浅。英勇的内华达号高射炮手们还在奋力还击,一共在两个攻击波内击落了7架日机,成为了珍珠港内各美军军舰当中战果最优者。等到日军攻击结束时,内华达号的上层舰体已经面目前非,但是坚实地于10:30在两艘小艇的帮助下平稳搁浅。在当天惨烈的战斗中,内华达号共60人阵亡、人受伤。
成功搁浅的内华达号战列舰
等到日本飞机彻底离去时,14艘美国军舰已经被失去了战斗能力,还有20多艘受损。总之,在一上午之内强大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水面部队就被打得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几无还手之力。然而,第二攻击波的日军舰爆将大部分炸弹都扔向了皮糙肉厚的宾夕法尼亚和内华达号战列舰上,对舰体造成的伤害非常有限。相比之下,遭到重创甚至报废的3艘驱逐舰足以说明,日军九九舰爆如果集中攻击中小型舰艇将取得远远更大的战果。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艘战列舰用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日军第二攻击波大量九九舰爆的注意力,保护了大量更为弱小的友舰。日军方面,78架九九舰爆中的14架被击落,另有14架返航后报废,大部分都毁于美军高射炮之手。按照艾伦·齐姆的统计,他们投下的78枚炸弹当中共15枚命中、4枚近失,但是其中7枚都投在了两艘战列舰头上,造成的实际损害非常有限。
遭到攻击几天后的战列舰大道:其中倾覆的是俄克拉荷马号;最靠下方的是已经一半沉入水中的亚利桑那号
?机场灾难
日本飞机蹂躏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同时,夏威夷的几座机场也未能幸免。其中今日最容易参观的就是福特岛上的海军机场(PearlHarborNAS),即现在的太平洋航空博物馆(PacificAviationMuseum)所在地。也正是福特岛机场塔台在7:55遭到攻击后不久向太平洋各美军基地发出了“珍珠港遭到空袭!这不是演习!”的重要警报。其实,当时福特岛机场上主要布署了60架水上飞机,对日军威胁并不大。相比之下,部署着多达架战斗机的陆军惠勒机场和部署了56架轰炸机的陆军希卡姆机场才是对日军的主要威胁。不过,福特岛机场仍然遭到了日军舰爆和零战的联合攻击,按照卡尔·史密斯(CarlSmith)的保守统计当天机场上共有26架PBY飞艇和J2F水上飞机被直接摧毁。
日军发起攻击时看到的福特岛机场
今日的福特岛机场:有趣的是红白色的高塔并不是防空塔,而是水塔而已
一座幸存的机库,现在成为了博物馆的一部分:玻璃上残留的圆形小洞是当年偷袭珍珠港时日本飞机的子弹造成的
日军第一波攻击的目标包括福特岛机场、惠勒机场和希卡姆机场,由翔鹤、瑞鹤的51架九九舰爆展开轰炸,来自全部6艘航母的零战制空队也对美军各机场展开了扫射。这些机场的机库纷纷被炸弹击中,顿时陷入熊熊大火,密集停放在机场中央的机群更是在日军零战的扫射下遭受了灭顶之灾。按照卡尔·史密斯的统计,当天惠勒机场上共42架飞机被直接摧毁,其中包括30架新锐的P-40战斗机、10架P-26或P-36和2架OA-9两栖运输机;希卡姆机场上则有20架轰炸机被直接摧毁,包括2架A-20、12架B-18、5架B-17和当时太平洋区域唯一一架新型B-24轰炸机。
这张著名的照片就拍摄自福特岛机场:两名水兵看着火海中的水上飞机茫然无措
惠勒或者希卡姆机场上的飞机残骸
停放在惠勒机场中央惨遭摧毁的P-40战斗机
与此同时,两个不知不觉的倒霉美军机群飞抵了战火纷飞的珍珠港。“企业”号航母VS-6侦查轰炸中队的18架SBD“无畏”俯冲轰炸机于6:20起飞返回珍珠港,结果在8:15到8:30之间突然遭到日军零战袭击。勇敢的美军飞行员与日军展开了缠斗,但是终究不敌,其中6架SBD被以逸待劳的日军零战和地面上歇斯底里的美军防空炮一并击落,造成9名机组成员阵亡。无独有偶,陆航第11轰炸机联队的12架B-17“空中堡垒”轰炸机也恰好正从美国加州飞来,在8:30左右抵达瓦胡岛上空,立即遭到日军零战截击!这些轰炸机为了减少长途飞行的负担没有安装机枪,因此毫无还手之力,但是凭借着坚固的机身全部12架B-17都得以降落,只有2架因为受损过重而无法修复。
被摧毁的SBD残骸
B-17机组成员在飞抵瓦胡岛时拍下的2架日军九九舰爆
这架B-17被直接打断成了两截
其余的3座主要机场也遭到了日军零战扫射和少数九九舰爆轰炸。按照卡尔·史密斯的统计,卡内奥赫海军机场(KaneoheBayNAS)共33架PBY飞艇和1架OS2U水上侦察机在当天被击毁;埃瓦海军陆战队机场(EwaMooringMastAirfield)的陆战队第21航空大队也遭到重创,共32架F4F“野猫”战斗机、SBD和SB2U俯冲轰炸机被摧毁;只有贝洛斯机场(BellowsAirfield)几乎全身而退、仅遭到1架零战扫射。相比起美军上百架飞机的重大损失,日军第一攻击波除5架九七舰攻在攻击战列舰大道时损失之外,只有3架零战和1架九九舰爆在攻击机场时被美军高射炮击落。日军对美军机场的突袭可谓大获全胜,对美军来讲则是彻头彻尾的灾难。
埃瓦机场上被完全烧毁的SB2U俯冲轰炸机
?以寡敌众
8:54,日军第二攻击波开始对美军机场展开第二轮攻势。来自翔鹤、瑞鹤号航母的共54架九七舰攻对福特岛、卡内奥赫和希卡姆三座主要机场展开了水平轰炸,以求彻底摧毁机场上残存的飞机和设施,来自赤城、加贺、苍龙、飞龙号航母的35架零战组成的制空队则前往扫射希卡姆、卡内奥赫和贝洛斯机场。最后,埃瓦机场被设为了日军机群的集合地点,日本飞行员奉命将剩余的弹药倾泻在机场上。希卡姆和卡内奥赫机场的设施都遭到了炸弹的严重破坏,希卡姆机场在两波攻击中遭受了严重的人员损失,卡内奥赫机场上的每一架飞艇都被摧毁,其它各机场上的飞机损失应该也不算小,但是第二攻击波总体的效果无法与第一攻击波相提并论。相当说明问题的是贝洛斯机场在第二攻击波当中才遭到大规模攻击,但是通过此前的及时疏散,美军仅仅在机场上损失了2架试图起飞的P-40、1架O-49侦察机和1架迫降在此的B-17轰炸机。
日军九七舰攻对福特岛机场展开轰炸
卡内奥赫上被彻底摧毁的PBY飞艇
然而,日军遭遇的抵抗却与第一攻击波大相径庭。尽管负责攻击机场的九七舰攻无一损失,制空队的零战和攻击美军军舰的九九舰爆编队却遭到猛烈抵抗,共计6架零战和14架九九舰爆未能返航,成功返航的飞机当中也有多达70架被击伤。这很大程度上源于艺高人胆大的美国战斗机飞行员在以寡敌众的情况下毅然升空、英勇抵抗。在偷袭过程中,14名美军陆航战斗机飞行员驾着P-40或P-36起飞迎战,共击落了第二攻击波的10-14架日机。
被击落的零战残骸
其中表现尤其出色的是惠勒机场第47战斗机中队的乔治·韦尔奇(GeorgeS.Welch)和肯尼斯·泰勒(KennethM.Taylor)两位少尉。这二位刚刚打牌喝酒玩儿了一个通宵,却在7:55被炸弹惊醒后第一时间驱车前往机场。韦尔奇和泰勒意识到惠勒机场肯定遭到了攻击,于是决定前往偏远的哈罗瓦机场(HaleiwaFighterStrip),这是一座尚未完工的临时野战机场,停有几架P-40用于训练任务,路上还遭到了日军战斗机的扫射。由地勤人员加好油弹之后,两人在8:30架着P-40起飞与敌交战,首先前往埃瓦机场上空截击完成轰炸任务后扫射机场的九九舰爆,共击落2架、击伤1架。
这架九九舰爆被击落在惠勒机场不远处,或许是泰勒、韦尔奇二人的战果
打光弹药后,二人前往惠勒机场强行降落补充弹药,然后再度起飞投入战斗,一边爬升一边对迎面而来的九九舰爆机群开火。泰勒一度遭到了赤城号舰爆分队长牧野三郎大尉的咬尾攻击,却被黄雀在后的韦尔奇直接击落。此后两人转向海上追击日机,韦尔奇击落了1架零战,泰勒也击落了另一架日机。总之,韦尔奇确定击落3架日机、泰勒击落2-4架日军,两人均被授予了优异服务十字勋章(DSC)。
战斗结束后的泰勒(左)和韦尔奇
其他飞行员的经历没有泰勒和韦尔奇这么传奇浪漫,其中四人更是血洒长空、包括一人被友军防空炮火击落,但是他们都有效阻击了日军的第二攻击波。地面防空火力也取得了战果,例如卡内奥赫机场的12.7mm高射机枪打穿了苍龙号舰战分队长饭田房太大尉的零战座机油箱;饭田房太决定撞击美军库房,却一头栽向了土坡。另外,西开地重德一飞曹也是零战油箱被击穿而迫降在了尼豪岛(Niihau)上,从而引发了影响深远的“尼豪岛事件”。
开启太平洋战争自杀式攻击先河的饭田房太大尉
西开地重德的座机残骸
总之,美国陆海军在偷袭中的飞机损失说法不一,按照马克·斯蒂尔(MarkStille)采用的广泛说法是97架海军和陆战队飞机以及77架陆军飞机被当场摧毁,另外24架事后报销,总计架,另有至少架遭到重创。日军的损失情况还算清晰,共29架飞机,包括9架零战、15架九九舰爆和5架九七舰攻,机组成员共阵亡55人,另有甲标的艇员死亡9人、被俘1人,其中死亡的9人被日本宣传为“九军神”。无论如何,第二攻击波结束后渊田美津雄最后亲自在瓦胡岛上空盘旋检查了一遍战果,然后带着两架失散的零战返回了赤城号航空母舰,最终于13:00降落。
偷袭行动的最直观结果:12月10日一片狼藉的战列舰大道
时至今日,日军是否可以进行第三攻击波的问题还是充满争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关于第三攻击波可以摧毁美军油库、干船坞的理论基本上都是经不起推敲的,我就不在此赘述了。但是第二攻击波当中日军遭受的惨重损失也是南云忠一打消第三攻击波念头的重要原因,客观上美军的顽强抵抗消除了日军进一步扩大战果的可能。最终,南云忠一在16:30决定不派出第三攻击波,下令掉头西撤,偷袭珍珠港的行动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后记:历史的过客和主角
当珍珠港的硝烟散尽时,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已经十分清楚,自己将作为能够与纳尔逊、德雷克、东乡平八郎齐名的海军名将被载入史册。他一手策划的偷袭珍珠港已经彻底改变了海战的战斗方式:大炮巨舰将史无前例地靠边站,将舞台的中央留给那些从航空母舰甲板上腾空而起的飞行员小伙子们。作为一名赌徒,他以一点微薄的成本(64个日本飞行员和潜艇艇员的生命)换取了大半支美国太平洋舰队和半个珍珠港的瘫痪。但也因为此航空母舰的狂胜,山本五十六无法像他的那些手下,比如带领机动部队的南云忠一一样沉浸在狂欢中,因为美国的几艘航空母舰并没有在港中。美军航母部队将卯足了力气为沉在珍珠港中的2,名美国军人复仇。
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想必心中充满了苦涩。他的一切命令都没有违反美国海军的传统和规定,只不过是历史比他超前了一步而已。在攻击过程中,一发流弹打碎了他的办公室窗户、轻弹到了他的身上;眼看着浓烟滚滚的战列舰大道,金梅尔喃喃说道:“若能被这子弹打死,对我也算慈悲了”。经过简单调查,美军高层就匆匆将金梅尔和肖特撤职,金梅尔海军上将在这个人类海战史上最伟大的乐章开始的时候,被叫下了指挥台,成为了一名看客。
接替金梅尔的是一位其貌不扬,但是深知航空母舰重要性、对战术战略有着深刻认识、深受尊敬、智力超群的德国裔军人。那时,面对着一半沉入了水底的太平洋舰队的他可能还意识不到,他将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海军将领。在短短四年之内,他将带领着一只被打醒的美利坚巨兽,越过浩瀚的太平洋,将这支舰队从珍珠港带到东京湾,也同时把那些参与袭击了珍珠港的日本军舰一艘艘送入海底。他就是切斯特·尼米兹海军上将。
与珍珠港港内军舰上的熊熊烈焰一起燃起的还有美国人民心中的复仇之火。当年12月7日早晨7:55第一枚炸弹落在惠勒机场上的时候,日本还未向美国递交宣战战书。因此,美国人将珍珠港看作一次肮脏、无耻的偷袭,日本人则是彻彻底底的背信弃义之徒。次日中午,美国国会以参议院82-0、众议院-1的压倒性投票结果对日宣战。下午16:10,罗斯福总统签署宣战书,美日两国正式进入战争状态。很大程度上,正是日本人对珍珠港的无耻偷袭注定了美国将举全国之力、不惜代价地打败日本人。在之后的战争中,无论是尼米兹伟大的越洋攻势、麦克阿瑟巧妙的西南太平洋蛙跳还是李梅最后天降怒火般的战略轰炸,其精神内核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年12月7日的这场美国国耻。
罗斯福签署对日开战的国会立法:他左臂上绑着黑丝带来表示对珍珠港阵亡将士们的哀悼
希卡姆机场前仍然飘扬的星条旗:这张照片成为了美国在珍珠港遭到偷袭时不屈的象征
?今日珍珠港
今日的太平洋航空博物馆当中藏有不少二战名机:
偷袭珍珠港和整个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海军航空兵主力:零式战斗机
美国海军的SBD“无畏”俯冲轰炸机:在偷袭当天返航的SBD成为了己方高炮和敌机的双重受害者
使用年涂装的美国陆军航空兵的P-40战斗机
美军的F4F野猫战斗机:布景是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亨德森机场
美国陆军航空兵的B-25轰炸机:布景是著名的“杜立特空袭”
珍珠港除了作为灾难的象征以外,也是盟国最终胜利的象征,尤其是因为停靠在珍珠港内的衣阿华级密苏里号战列舰(USSMissouri)。年9月3日,日本对同盟国最后的投降仪式正是在她的甲板上举行的。尽管密苏里号很可能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战列舰,海战迷们也津津乐道于设想她和日本大和号战列舰的决斗,但是正如偷袭珍珠港所示,太平洋战争的主角已经不再是强大的战列舰,而是航母战斗群、舰载机和潜艇。因此,强如密苏里也不过在二战中担任了轰击日军海岛阵地和为航空母舰提供防空保护的任务。
远处看到的密苏里号战列舰
密苏里号的mm口径主炮:可以将近一吨重的炮弹发射到38公里外
甲板上的投降仪式地点
二战盟军军舰上装备最多的瑞典博福斯40mm高射炮
美军的常青树:M2重机枪,从二战沿用至今
密苏里号在0年代接受了现代化改装:战斧式巡航导弹和捕鲸叉反舰导弹都来自80年代,下方的mm口径副炮则来自二战
珍珠港内的“弓鳍鱼”号潜水艇(USSBowfin)跟密苏里比起来毫不起眼,但这艘潜艇却是一艘名副其实的王牌艇,战果远高于密苏里号战列舰。在服役期间这艘潜艇共击沉了17艘敌舰,其中甚至包括了一艘维希法国的货轮。
潜艇上的甲板炮:可以在上浮的情况下打沉被击伤的敌舰,节省鱼雷
在人类历史上,总有一些英雄集体起到了重要作用,却被遗忘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在二战中,美军潜艇部队仅占美国海军总吨位的2%,其战果却达到了击沉总吨位的55%!美军潜艇部队几乎摧毁了日本的运输船队,彻底瘫痪了日本的战时经济,还先后击沉了8艘航母、1艘战列舰、11艘巡洋舰和众多驱逐舰等小型舰艇,战果几乎与航空母舰相当。同时潜艇兵是二战美国所有兵种当中死亡率最高的,平时的生活条件也最为恶劣。他们生活在孤独、幽闭的潜艇中,随时面临着沉入海底的风险,却安静地帮助美国打赢了战争。考虑到这些危险,相当人性化的美国海军专门为每一艘潜艇配备了冰激凌制作设备以改善艇员生活条件,而且规定如果设备故障就不能出航。在之后的篇幅中,我们将经常看到美军潜艇关键的身影。
潜艇兵们狭小拥挤的生活区域
海底杀手们的利刃:鱼雷舱中随时准备被发射的鱼雷和后盖打开的鱼雷发射管
注:历史图片、地图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