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味中草药42红花,您知道胭脂的来

彭洋简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770517405791082&wfr=spider&for=pc

红花,古代称为红蓝花,红花色红,怎么还有蓝色,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了搞清楚,查了很多文献,昨天一直没有搞清楚,所以没有发,今天总算弄明白了……

红花,一年生菊科草本,高近一米,叶子边缘有刺;茎直立偏白分枝,枝头开1-5簇花,似菊,初开黄色,后转为橘红。花下子房如瓶,采摘红花后,不断冒出新花。子房成熟后内结15-20粒种子,可榨油。红花入药,用于各种血瘀证,也是调经常用药。红花又名红蓝,染红的草,作成染料及胭脂。

红花是一年生菊科草本,高近一米,叶子边缘有刺,因此,红花又被称为刺红花

红花的茎直立,偏白色,茎上面通常不超过5个分枝,每个枝头顶端都会开一簇花。(注意一簇花不是一朵花,一簇花等于N朵花)

红花是菊花植物,花形似菊,初开花儿是黄色的,然后逐渐变成橘红、红色

红花的下面是子房,样子像个花瓶。有意思的是,等红花变成红色后,需要及时采摘,采摘完红花后,还会不断冒出新花。

在这里特殊解释一下:红花下面的子房有个专业术语,叫做“蒴果”,蒴果上边不是开一朵花,而是一簇花。因为子房里含有很多花籽,每个籽都有开花结果的可能,所以摘完后,还会有新的花儿冒出。如果让其中的少部分花一直开着而不去采摘,就会占用大部分花蕾开花的时间和空间,导致整个蒴果停止发育甚至枯萎。不断采摘能提高花的产量,里面的花籽也会越摘越饱满。

红花的子房成熟后,会变成黄色,像割麦子一样把穗条割下来,反复拍打,就能采集到花籽了。

每个红花子房里边会结出15-20粒种子,红花的种子可以榨油,叫做红花籽油。

入药的是红花,但并不是纯颜色的红花儿,也会掺杂黄花或橙黄色的花儿。

古代历史中的红花

红花叫做红蓝花

在中医的圈子里,红花才被简称为红花,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红蓝花。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有一个药方,治疗女性腹痛,方名“红蓝花酒”。读书时,非常差异,为什么红花被叫做红蓝花,当时没去考证,为了写每天一味中草药,小永才开始了考证……

红花的应用年代

虽然汉代记载了红蓝花酒,但是后人点评“疑非仲景方”,因为汉代同期的本草著作中《神农本草经》并没有记载红花,其后南北朝后的《本草经集注》也没有收录。到了宋朝年的《开宝本草》才有红花的记载。比《开宝本草》稍晚,成书年,苏颂写的《本草图经》这样记载了红花:

红蓝花,即红花也。今处处有之。人家场圃所种,冬而布子于熟地,至春生苗,夏乃有花,下作梂汇,多刺,花蕊出梂上,圃人承露采之,采已复出,至尽而罢。梂中结实,白颗,如小豆大。其花暴干以染真红,及作燕脂。主产后血病为胜。其实亦同。叶颇似蓝,故有蓝名。

“叶颇似蓝,故有蓝名”,这是苏颂给出的红花名红蓝花的原因。小永查找了一下“蓝”,不管是蓼蓝还是菘蓝,叶子的样子与红花相去甚远,显然不是这样的。

红花在古埃及早已被应用

红花不是中国独有,或者原来不产自中国。历史上可以考证的,红花是人类最早种植的作物之一,在古埃及时就已经大量应用红花了,考古学家在古埃及第十二王朝(公元前—,相当于中国的夏朝)出土的纺织文物中就提取出了红花成分;而在大家熟知的法老图坦卡蒙(公元前-,相当于中国的商朝)墓穴中,就有用红花编织的花环。

红花与燕支、匈奴

燕支,没错,没有写错。又写作焉支,后来才写成了现在的胭脂。是中国西北匈奴焉支山(今天甘肃省永昌县、山丹县之间)地区所产红花提炼出来的色素,古代的化妆品,口红或腮红,被匈奴女性使用,称之为燕支。

匈奴,是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约存在于公元前年至年,回忆以前学过的中学历史,好像匈奴印象还是很深刻的。匈奴和古埃及不是一个时期,肯定没有交集了,但其实早在周朝就已经有游牧民族了,现在很多历史虽然无法考证,但是推断极有可能是由于古代游牧民族将古埃及的红花技术带到匈奴。

汉朝大将霍去病打败匈奴,夺得河西地区后,匈奴人留下了这样的诗句:“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后一句翻译过来就是说:失去了焉支山,没有了红花,你让我们的匈奴女性没有了化妆品,出嫁也只能素颜了。

燕支汉晋之后得到盛行

关于胭脂由来,还有传说出自商纣王妲己,小永认为此说不成立,若果在商纣时期,红花应该早已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了。另一说法,就是来自西域及匈奴,此说靠谱。公元前年,汉武帝为了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回国后,带回了大量的异国文化,也将红花胭脂引进了中国。

晋代崔豹写的《古今注·草木》记载比较客观真实:“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唐卢照邻诗句:“胡笳折杨柳,汉使采燕支”也是一个佐证。因此,汉代红花才传入中国,主要作为染料,《南史·齐纪下·废帝海陵王》:“武帝时以燕支为朱衣,朝士皆服之。”红花染色的效果,远远胜过当时原有的苏方木与绛,因此红花染色被称为“真红”。

汉晋之后,留下了燕支作为化妆品的大量诗句,南朝徐陵:“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支,偏开两靥。”唐殷尧藩:“伶儿竹声愁绕空,秦女泪湿燕支红。”或在诗句中将燕支写称红妆,最有名的当属《木兰辞》“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其它诗句还有:“谁堪览明镜,持许照红妆”;“红妆束素腰”。

后来燕支,慢慢也被也做“燕脂”、“姻脂”,直到现在称之为“胭脂”。

小永解释红蓝花

知道了上述历史,就能证实《金匮要略》红蓝花酒后人“疑非仲景方”之论了。但红蓝花如何得名,小永认为并不像宋朝苏颂所说的:“叶颇似蓝”。《说文解字》中对蓝这样解释:“蓝,染靑草也。”您应该熟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蓝不是现在说的蓝色,而是能够染青色的一种植物。

所以红蓝花,应该解释为染红色的花。《康熙字典》在蓝字条下,引用了晋崔豹《古今注》:“燕支,中國人謂之紅蓝”,就是最好的佐证。红花里还掺杂着黄花,传统提取红色时,通过捣碎浸泡就可以把黄色除去,黄色的红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黄蓝花,意思就是染成黄色的花。

传统红花染料也很少有人做了,红蓝花的名字慢慢被中草药的红花代替,问问学中医的,没有几个听说过红蓝花的。

红花的药用价值

活血化瘀

红花色红入心血,用于各种血瘀证,体内肿块,疮痈肿痛,跌仆伤痛,风湿痹痛,月经不调,痛经腹痛等等,还用于斑疹等症。自元朝王好古桃红四物汤后,红花便和桃仁称成为最好的小伙伴儿,形影不离。现在中医开方子,常常桃仁、红花一起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还有一味药叫做西红花,亦称藏红花、番红花,是鸢尾科草本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价格十分昂贵,功效与红花类似,但不是一种药。由于西红花昂贵,红花便宜,药商常常在西红花中掺入红花,如果熟悉本草之人,很容易辨别。(上图左红花,右西红花)

红花的应用方法

活血止痛

红花能够活血自然能够止痛,因为瘀血的一个表现就是疼痛(可以查看之前的桃仁),近来有人以红花熬水泡脚,小永表示赞同,但不是适合所有人。红花水还可以外洗,缓解关节疼痛。也可以泡酒,用酒浸后外用止痛。东南亚及香港传来的“正红花油”,治疗损伤肿痛,虽然名红花,但成分中没有红花,不要混淆,为什么叫正红花油,小永还没有查明白,如果您知晓,请赐教。

红花胭脂

古法红色染料如下:红花捣浆,加清水浸渍,黄色素便能溶解,除去黄汁。之后,用发酸的酸粟或淘米水冲洗,除去残留的黄色素,即可得到含有红色素的残花饼(古法称为“杀花法”)。红花饼用碱水或稻草灰澄清几次,红色素溶解出来,便可进行染色了,染色后再用乌梅水固定颜色。如果把红花素浸入淀粉中,便能做成胭脂。(您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古法胭脂,小永查到了很多图片,更加形象,因为今天篇幅太长,附在以后的西红花下,注意留意)

另:传统国画中,有一个颜料叫做胭脂,传统制法,也是用红花来做成的,成分还有茜草等。传统书画里有很多中草药知识,以后如果遇到了,我们就顺便提一下。

红花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红花英文称之为Safflower,拉丁文Carthamustinctorius,更多的是用来作为染料,在十九世纪时,红花因为它的主要成分红花素carthamine被世界熟知,红花素除了用于染料外,也被用来作为天然食品添加剂,配置食品颜色。现今,红花已经在印度、美国、墨西哥等60多个国家广泛种植,每年商业产出多达60万吨。除了作为染料外,更多的是用红花籽榨油。在中国,红花主要作为草药,而且绝大多数人只知道红花是一味草药。

下边这段话是给学医人看的,明白的自然明白。

《金匮要略》: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红蓝花酒方(疑非仲景方):红蓝花一两,右一味,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半,未止,再取。

《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药类法象》:治产后口噤、血晕,腹内恶血不足,绞痛,破留血神验。

《药性赋》:味辛,性温,无毒。阳也。其用有四:逐腹中恶血而补血虚之虚,除产后败血而止血晕之晕。

《本草衍义补遗》:破留血、养血。多用则破血,少用则养血。

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niyalaa.com/zyjr/76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