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身体总感觉很“上火”
就连脾气也莫名“长”了不少
凉茶成为解暑的不二选择
BUT
切记万不可滥喝哦
“凉茶既不凉,也不是传统意义的茶,它以民间常用复方或单味土产草药煎熬而成,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去火除湿的功效。所谓‘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医术的最高境界在于防患于未然,而凉茶就是其中的典型。”
——纪录片《本草中国》
凉茶是传统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是岭南人民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征,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食用、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的饮料,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凉茶里虽有个“茶”字,却和我们认为的“茶”并没什么关系,大多数以寒凉性的中草药作为原料,以达到清热祛湿的目的。时至今日,凡是能起到清热解暑、祛湿消滞、生津止渴、提神醒脑等作用的饮品,都可以被称为“凉茶”。凉茶的分类
按照凉茶的不同功效,可分为四类:
一、清热解毒茶:主要适合内热,火气重的人。代表药材有金银花、菊花、山栀子、黄岑等。适饮于春、夏和秋季。
二、解感茶:主要医治外感风热,四时感冒和流感。代表药材有板蓝根。此茶四季都适饮。
三、清热润燥茶:此类凉茶尤其适饮于秋季,对于口干,舌燥,咳嗽都有良好的药用功效。代表药材有沙参、玉竹、麦冬、玄参、石斛等。
四、清热化湿茶:其针对湿热气重,口气大,面色黄赤等人饮用。代表药材有金银花、菊花、绵茵陈、土伏苓等,适饮于夏季。
凉茶不是人人都能喝
老年人:老年人阳气渐弱,各脏器功能逐渐减退,饮用凉茶会刺激胃肠道,出现消化系统病变及阳气虚损的症状。
阳虚体质的人:一般地说,阳虚体质的人是不适宜饮用凉茶的,苦寒伤阳,可能加重阳虚的症状。
脾胃虚弱的人:脾胃虚弱的人若服用性质寒凉的凉茶,会使原本就虚弱的脾胃更加虚弱。
婴幼儿:婴幼儿的脾胃调节功能还处在建立和完善阶段,对外来药物的寒凉刺激不能及时调整和适应,会刺激脾胃影响消化吸收。
“不适合所有人,也不能长期喝。”凉茶中的大多药物偏寒,少量喝能消除湿毒,如果服用过量,苦寒者必伤阴,因此,凉茶不可喝得太多,更不能当药喝,而且要因人而异,最好在医生指导下饮用。
凉茶宜“溫饮”
人们喝凉茶可能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凉茶要凉着喝。实际上凉着喝并不能达到凉茶所起的清热功效,只有温着喝效果才是最好的。夏季暑湿当道,喝一杯热的凉茶后一定浑身出汗,自然能够更好地泻火清热;其次,热的凉茶因为是中药刚刚煎煮而成,其清热解暑、利湿的效果是远远优于久置后再饮的。
推荐几个取材方便、
廉价的夏日凉茶↓↓
桑菊茶:将桑叶、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锅中稍煮,然后去渣叶,加入少量白糖,桑菊茶制成了。常饮这种桑菊茶,可散热清肺润喉,清肝明目,对风热感冒也有一定疗效。
香兰茶:藿香9克、佩兰9克、茶叶6克用毫升开水冲泡,上盖闷5分钟,加入冰块冷却待饮。功效解热祛风,清暑化湿,开胃止呕。
薄荷茶:取薄荷叶、甘草各6克,加水约ml,煮沸5分钟,放凉即可饮用,具有提神醒脑,清热解暑的功效。复方罗汉果茶:罗汉果1/8颗,红枣5颗,玫瑰6朵,枸杞10粒。红枣和枸杞用清水冲洗干净。将枸杞,玫瑰花,罗汉果和掰开的红枣放入壶中,倒入开水盖上盖子,焖5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润肺,止咳化痰。适用于肺热、肺燥引起的咳嗽、痰多,咽喉肿痛、口渴、口干,声音沙哑等症。最适合于烟酒过多,经常熬夜的人群。